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5日在合肥高铁站一列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为等丈夫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拒绝列车员和乘客反复劝解。这段视频引来潮水般的议论,绝大多数公众对该妇女持批评、谴责态度。
互联网迅速披露出该女子的确切身份,她姓罗,是合肥一所小学的教导处副主任,该区教体局迅速对她做出停职处理,还要求全区教师开展学习,提高师德和守法意识。
罗女士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甚至有可能涉嫌违法,这是绝大多数看了视频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的。但是罗女士因为等待据说在检票处受阻的丈夫上车,很担心一家人不能同时赶上车,而表现出破坏规则的“撒泼之举”,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不乏有之,只不过罗女士被视频记录了下来,上传到网上。
视频中我们还看到,列车员和站台人员面对破坏规则的罗女士未能很强硬地采取断然措施。很多人认为这是互联网舆论长期苛责执法者,而经常护着违法者的结果。
这次罗女士的“撒泼”表现引发槽点,或许与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规则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维护者变得愈发胆怯,人们对失序的担心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有关,大家渐渐发现,自己最终是基层秩序减弱的受害者。比如,一些地方不敢管乞丐了,致使乞丐不断增多,讨钱方式变得激进,让人不胜其烦。
持续经济发展迅速将中国很多地区送入新的社会形态,社会治理水平急需随之跟进。然而部分中国人的法治意识及规则意识都更新得不够快,舆论很多时候在跟着感觉走,缺少维护规则的主动意识,这一切造成了不少认知上的混乱,全社会并没有坚定围绕规则形成日常的协调性。
合肥高铁站的这起事件带来了强烈触动:一位本应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女士,却在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时刻公然不计后果地对抗规则,这其实是我们基层社会规则意识孱弱的一个缩影。
或许还可以问一下:9日人们看到的一系列后续反应也都是很合规则和很恰当的吗?
罗女士的确在高铁上违反了管理条例,但这是对她进行“人肉”,将她的所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的理由吗?她在高铁站犯糊涂,应该处理她的是执法系统,而她所在单位在视频公布的当天就停她的职,表现出迎合网上舆论的“政治正确”,这很必要吗?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场合因特殊原因失态,他(她)所应当承受的处罚似乎应局限在与那个场合有关联的范围内。而周围一旦有人用手机记录下那个过失,犯错者立刻就成为全社会的千夫所指,他(她)失去的东西远远多于如果相关视频没有上传到互联网上,这种惩罚量级上的巨变又根据的是什么呢?
中国社会处在一个从不发达到发达、秩序逐渐升级的复杂过渡期。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多短板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被一段视频放到网上“游街”的人没有跟上规则的建立,我们很多人可能同样在“跟着感觉走”。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