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在家上学”QQ群里,大多数成员对“在家上学”持观望态度,真正能够理性提出到底该如何“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家长是极少数。
一名家长透露,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家上学”是零门槛,认为只要家长真心爱孩子,肯定会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就“边走边看”。之前,也有不少家长尝试着让孩子“在家上学”,但后来发现走着走着“没路了”,就只好放弃。
菜妈也提到,这几年实践中细节的反思其实挺多的。比如之前在制度建设方面过于“灵活”和“人性化”,进入社区几乎没有门槛,而由于家长观念参差不齐,给社区发展带来不少麻烦。
收费是否过高?
有部分家长觉得学校的收费太高了。以之前提到的某幼儿社区为例,目前的学费是2500/月,假期不收费(每年三个月)。目前幼儿园的学费每年会有5%左右的涨幅。
而小学目前的学费是1—3年级30000/年,4—6年级35000/年,学费每半年一交。这些学费包含了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包括伙食费、外出费用等一切费用)。
没学籍咋高考?
实际上,家长们对“在家上学”持观望态度的最大原因还在于,小学没有学籍,怎么升初中、高中、考大学?
从2013年9月1日起,我国建立了史上最严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每名学生的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只采集一次,主要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时采集。学生在进入更高年级或更高教育阶段时,其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信息,终身使用。”
一名家长在考察后依然顾虑重重,“‘在家上学’虽然已有成功案例,但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成功不可复制。而且‘在家上学’太过‘小众’,将来孩子进入社会,可能会不适应。就拿文凭来说,现在找工作都需要,没有的话怎么找工作呢?”
当然,也有家长想出了折衷办法——孩子日常在大理的教育社区读书,户口所在地的学籍依然保留,每次考试时回到原籍参加考试。
是否合法?
现行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实行“在家上学”的父母或其监护人,一方面没有让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同时也没有经过当地人民政府的批准。
菜妈坦承,“由于国内在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独立探索发展教育的机会,而现在,各个教育社区虽然打着各种先进教育的招牌,但要跟国际接轨,恐怕不能直接拿来就用。不过,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链接
“在家上学”模式愈加多元化
目前,“在家上学”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3种。
A.家庭学堂教育办学模式 主要由父母专职独自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学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自家,也就是家庭学校。自请名师,自排课表。
B.家长联合教育办学模式 是几个家庭结成小组,交由其中一个或几个家长统一代管。在过去叫私塾教育模式,主要是由拥有共同理念的几位父母通过办学成本分摊、教育资源共享等互助形式,将各自的孩子聚集到一起,聘请专门的教师进行教育而成立的学堂。
C.微型学校教育办学模式 也可以说是“在家上学”的“商业学堂办学模式”,指一般有自己的教学地点,办学形式比较专业,面向社会招生,并收取学费的教育机构。实行家长委员会制,集体决定教师聘任和教材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