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元宵到,又是一年春已来。俗话说“不出十五不出年”,作为传统过大年最后一个节日,元宵节的重要性不言而明。尽管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不过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依然大同小异并广有文化基因和民间基础。作为春节的收尾之节,元宵节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功能,也就是在这一天,从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气为节之本,节气体现了一种氛围、一种仪式、一种参与。若是公众对节日的内涵了解甚少,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对仪式的尊重,节日就会变得冷冷清清,沦落为一种大众休闲的理由与机会,混同于普通的双休日,那么过节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近年来,在过节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下,传统节日最大的危机,不在于过节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在于大众缺乏对节日内涵的了解、对传统的习俗深刻的认识。
以过元宵节为例,以前人们都会用五颜六色的纸做出各种各样的灯笼,现在大家都从商店随便购买一个挂上,甚至很多人连挂的兴趣都没有。作为元宵节最大载体的庙会、灯会、集会,也因为安全因素的考虑,在很多地方被禁止和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形式,又何来节日内涵的表达。
因此,基于节日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把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就成了一种强烈的民间呼吁。作为与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同等重要的节日,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也势在必行。一方面,以放假的形式体现节日的重要性,几乎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比如以前国内的端午节是不放假的,不过自从韩国将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引发了国人的忧虑与愤怒,并开始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很显然,若一个重要的节日,连法定假日都没有,从形式上看都无法说服人。
另一方面,把元宵节等传统假日纳入法定假日范畴,是为了更好地去体现内容。无论是节日的准备,还是亲身的参与,都离不开相应的时间保障。在带薪休假难以保障而传统过大年的习俗又根深蒂固的大背景下,元宵节放假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毕竟,文化表达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之惠”,而更应“付诸行动”。更重要的是,若是没有相应的形式沿袭,没有基于文化认同的基本敬畏,整个文化习俗从内到外都被人为掐断,那才是传统文化面临的真正危机。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与外来干预相比,一种文明的存续更多地取决于自身演化的方向。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危机,从本质上讲还是信仰危机、追求危机和精神危机。没有了基于底线之上的形式坚守,没有了基于内涵敬畏的仪式敬重,那么传统节日在现代延续和继承过程中,就会遭遇“精神黑洞”——谁都在喊节日很重要,需要得到强化和延续,但谁都没有参与的热情,并以最大的慵懒去面对。故而,是否如《文明的冲突》所言出现了“演化方向的偏差”,当立足于整个文化甚至精神文明建设的宏旨去思考、去面对和去处置。如何给心
灵与精神放假,让其回归于传统与初心之态,当是文明演化过程中最现实的挑战。基于此,将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又有何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