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价值数百万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曾让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为难:买吧,价钱贵不说,可能用完一个项目就闲置了;不买,科研任务又难以完成。左右为难之际,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帮了一个大忙。借助实验室的高精尖设备和专业服务,北方微电子公司只花几百元的测试服务费就解决了难题。
这家企业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这种便捷服务,正是得益于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仪器加快向社会开放的改革。这一改革,只是近年来我国系统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环。中办、国办去年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画出了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一年来,我国各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不断细化落实,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创新驱动加速破冰前行。
从散碎重复到统一高效——
重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我们有压力,但更有信心做好。”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郭日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专业机构全面接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心声。虽然此前这些第三方机构承担过国家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但评审出来的结果到底会不会被立项,并不是由他们而是由政府机关来决定。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项目,而是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接手,以破除科技计划“碎片化”和利益固化问题。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全面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重点解决资源碎片化和战略目标聚焦不够的突出问题,全面重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由31个部门组成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成为凝聚共识、支撑决策的重要平台。原有分散的100项科技计划已优化整合了89项,形成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构成的5类科技计划基本格局。新的科技项目实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组织实施,凝练形成59个重点研发专项,现已启动42项。此外,改革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更多下放经费管理权限,实施精简高效监管。
各地也不懈探索,不断深化地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浙江研究出台重大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主动设计14个重大项目开展社会公开招标;全面启动科技云平台“阳光工程”建设,基本实现科技项目和经费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安徽建立“企业先投入、市场再评价、市县先补助、省里后补助”的机制。科技部门不直接受理企业申报,不直接裁量科技项目,不直接前置拨付科技经费,全面取消行政自由裁量权。
河北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协调推进项目申报、评审、评估、监管等工作,实施科研信用评级分类管理,将不良信用记录者纳入“黑名单”。
从“束手束脚”到“大显身手”——
奏响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安博文近日成为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这是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后,上海高校第一个无形资产出资入股成功转化的案例。此前,安博文带领团队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优质的技术加广阔的应有性让不少企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也有很多人建议他办个公司。可大学教师做企业仍有许多限制,安博文也只是心动未行动。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及上海科创22条及配套细则发布,在下放成果管理权、强化对“人”的激励等方面实现重大制度突破,安博文团队扫除迟疑,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