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朱大勇实名举报校长梁樑弄虚作假一事又有了最新进展。8月5日下午,朱大勇表示,校党委在4日下午6时召开了常委会,会后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陆林代表校党委向他通报了会议意见:校党委要求其立即书面检讨举报内容、方式,立即停止传播,立即主动消除负面影响。以上三点需在两天内完成,否则建议教育部严肃处理他。
三个“立即”,两天完成,不然,告诉“家长”去。可问题是,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朱大勇实名举报校长梁樑弄虚作假一事,仅凭“合肥工业大学新闻中心”的一纸否认式说明,真相就水落石出、板上钉钉了吗?
常理上说,都是文化人,断不至于一言不合就实名诬告。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合工大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也是一所国内知名的工科院校,而副校长公开实名举报校长的行为,本身就殊为少见。这个时候,校方急吼吼就要盖棺定论,既没有令人信服的反驳证明、也未经主管部门铿锵发声,尤其是对待举报人的姿态,起码不太契合高教深改语境下重点院校的法治作为。
朱大勇的举报,分成三个层面:比如职务便利、比如校区调整,但这两个方面要佐证违规与否,三言两语还真不太容易说得清;倒是其中一点,是可以真假立辨的——在朱大勇的举报信中,还有个主要问题是梁樑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一事。朱大勇称,梁樑的报奖材料多处造假,“效果亮点”中列出的成果绝大多数与他毫不沾边。例如,材料中提到“2013年以来,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500余项”,而2013年梁樑还在中国科技大学。那么,究竟是朱大勇以讹传讹还是梁樑弄虚作假,把申报材料“牵出来溜溜”,不都一目了然了吗?既然有白纸黑字,何必逞口舌之快而互撕?
不是公众盼着合工大出事,也不是大家对朱大勇情有独钟,只是,对于一个级别不低的文化人的实名举报、对于学术领域不可草率的中国高校来说,“合工大事件”恐怕不宜草草收场,或者说,在程序正义上不能漏洞百出。第一,此事真相已经不适合校内博弈。正如媒体所说的,一名教育部部属大学正职领导是否涉嫌违纪违法的判定问题,在于教育部和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适格主体的严肃问题,不是谁都能说了算的封口问题。第二,校方的一纸说明反而是“说而不明”。所谓均与事实不符,那么,这算不算举报人无中生有?否认容易,证据与逻辑在哪里?就像举报人说的,“我是实名举报,如果学校纪委给出结论,我还可以反馈。反馈不行的话,我还可以向上级机构举报,再进行核实。程序还没有走完,就开始匆匆忙忙地要打击报复我。”
既然彼此都承认“毫无私人恩怨”,既然纠葛的又都是合工大清誉攸关的议题,还是摆到桌面上、摊在阳光下辩白清楚为好。
用顶层设计的话说,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过,一把手权力过大、荣誉过于归拢集中的乱象,恐怕也正是眼下高校深改的核心课题。让校长的归校长、学校的归学校,个人和集体不要痴缠在一起,权力与利益不要混杂在一起,这是“合工大事件”最大的启示。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折,学校的面子再大,恐怕也大不过遮无可遮的真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