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认识于监狱,他们都曾因盗窃罪入狱,出狱后一直有交往;一号男主角易刚久,1998年年初从四川金堂老家到广东打工,家里留守着妻子和儿子;二号男主角覃海周,这年5月到易刚久家中做客,不久他就同留守在家的“朋友妻”以及人家4岁的儿子一起“消失”了——他以带母子二人去见易刚久之名,把两人都给拐卖了,得了1000元钱。12年过去,“男一号”在菜市场偶遇涉嫌拐卖妻儿的“男二号”,从而最终在遥远的山西运城见到了失散12年的妻儿,但目前他还只能带几张妻儿的照片回来,因为三号男主角——被拐妻子现在的丈夫谢维康,把妻儿照顾得很不错……
这是一出人间悲情戏。世道人心,淋漓呈现。大背景是“打工与留守”,只是这个故事中留守的妻子与儿子,都成了特殊的受害者——作为留守儿童的4岁儿子,跟留守母亲一起,成了人贩子转卖的“货物”。留守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我国现有留守儿童约6000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留在老家生活;此外,还有数量同样非常庞大的留守妻子(或丈夫),以及留守老人。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如何关心和保护他们,是个难题。易刚久妻儿被朋友——狐朋狗友拐卖的这个事件,是可以改 编成一出现代戏曲的,此可谓“留守悲歌”。
人间演绎的悲喜剧,一方面是社群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个体的原因。留守人员要力避恶人要挟,而要好人相助,他们需要切切实实的帮扶者——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提供的帮扶。中国传统文化中,“好人有好报”是一个社会性公理。不久前,我在杭州剧院观看了京剧名家程砚秋的代表名剧《锁麟囊》,相当感动。锁麟囊即绣有麒麟的“锦袋”、“荷包”,故事大意是——
登州富家之女薛湘灵出嫁,花轿在途中遇雨,到春秋亭避雨;彼时载着贫女赵守贞的另一架花轿也避入其中。隔着轿帘,薛湘灵听闻赵守贞哭声隐隐,便问缘由,她仗义怜惜,将装有珠宝的锁麟囊转赠。六年后洪水洗劫登州,薛湘灵与家人失散,逃难来到莱州,在当地绅士卢家为奴谋生。一日陪小公子玩耍,公子将球抛入小楼,薛湘灵只得上楼取球,却见当年赠与赵守贞的锁麟囊被供在香案上……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这对夫妻凭借当年所得锁麟囊里价值连城的珠宝发家致富。如今赵守贞获知薛湘灵为赠囊之人,好生感慰,敬如上宾,当年被帮助的人现在反过来帮助已落难的好人,两家从此结为金兰之好……
好人向善。多一些这样的好人与好人群体,那么,必然就会少一些留守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