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无锡一所大专院校在互联网上“火”了。 7月10日,有网友爆料称,无锡某学院的学生于月初被学校要求搬家,理由是要将现有条件较好的宿舍腾给留学生住,而学生则对学校有关决定不满,从而引发争执。 “中国学生要把条件好的宿舍腾给留学生,凭什么?” 这是事件在网上曝光后,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从“李园”到“芳园”之争 11日,处于舆论风暴眼中的无锡某学院终于发声。 在一则通告中,学院表示,宿舍调整目的是“为加强对留学生集中统一管理”,而对学生的合理诉求,学校也将利用暑期进行改造完善。 无锡某学院发布的情况通报截图 回应的同时,该学院也对一些此前网络传言中存在的误解和细节进行了解释: “学校建有学生公共淋浴室,同样采用刷卡计费方式,能够有效满足学生淋浴需求(含暑期)。” 与此同时,该校宣传部门某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中国学生被要求腾出的“李园”宿舍配备热水器,而即将搬往的“芳园”则没有,这是两个宿舍园区条件的唯一差别。 而对网络传言里中国学生腾出的宿舍由留学生入住后“将从6人间改为2人间”的说法也被校方否认。 要公平,更要理性 事实上,在国内一些高校,留学生因享有“优厚待遇”而引发争议,已非新鲜事。 今年5月,就有网友爆料称,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立教师、留学生专用阅览室,普通学生不准入内。因此被网友斥为“辱华”“歧视”。虽然事后学校称该阅览室并非专设,全校师生均能使用,但仍有学生向媒体反映,之前在进入时有“被赶”或“请出来”的经历。 而正是这些被曝出的风波,让“厚待留学生”一次次成为引爆网民情绪的话题。 但一个月前,武汉大学“专设留学生充电桩”一事,暴露出的却是另一层面的争议。 6月12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一名武汉大学学生在校内公寓给电动车充电,却被保安问“你是哪国人?中国学生出去”。 引发争议后,武大国际教育院在14日回应称,一位非本院学生在准备进入国际教育院停车场充电时,被保安人员阻拦并发生言语冲突。 据校方说,上述充电设施建设经费和电费均从国际学生住宿费中开支,该院停车场管理规定中也的确有“本充电处仅限国际学生使用,其他车辆勿入”的提示,但在国际学生公寓管理中从来没有“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规定”和相关标识。 虽有指责声音,但也有网友认为,该充电桩由国际教育院自己出钱所建,专给国际学生使用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更有不少网友站出来替校方理性解释,并评论指出,动辄上升到对立的“狭隘民族主义”并不可取。 从所谓“留学生专用阅览室”的“辱华风波”,到主动解释“外国人专用充电桩”的理性,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超越事件本身的更多结论。 当“崇洋媚外”这个词不断在大众语境中流转与改变的这些年里,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心令我们对“不公现象”越来越敏感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我们对“不公”本身的定论要更加谨慎和理性。 专家: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要现代化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社会,或者说一所高校,对于外国留学生,应该给予的是怎样的待遇? 写到这里,小锐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在国外留学时,无论是学习还是住宿,都完全感受不到身为留学生的“特殊”之处——没有歧视,也没有优待。所有课程都与所在国学生一同学习,考试与论文都以同样的标准考核;想要申请学生宿舍,也必须遵照与本国学生相同的标准——所有科目成绩均达到A+;千辛万苦申请到的宿舍,也并非“留学生专用”,而是与本国学生混住。 正是这种“同学同吃同住”,让小锐在能够更深地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公平和尊重。 “其实很多留学生也不愿意在教学和住宿方面被区别对待,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中国同学来了解中国,并且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也这样向小锐介绍了自己在一些中国高校中的见闻。 张翼指出,中国是一个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家,高校里国际生占比也逐渐上升,此次发生的腾宿舍事件,值得大学管理者思考。 而对于网友对校方发出的批评,张翼认为,现在的社会表达越来越多元,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但一味批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关键还是在于校方怎么看待此类事件。 在他看来,面对留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有关方面需要重新梳理对学生的管理规定,把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作为平等的制度制定对象来看待。既要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习俗,也要一视同仁地进行课程安排和学籍管理。 “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做好的话,中国的现代化也会更加全面、完整。”张翼说。 而在7月11日发出的相关情况通报中,无锡那所高校表示,“宿舍调整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搬迁,“秩序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