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 贺斌 距离华为CFO孟晚舟获释已过去十多天,但该事件的影响似乎仍未消散。一些国家对华为设备和技术的网络安全提出质疑和担忧,甚至一些美国的联盟国家对华为直接开出禁入令。而一些国内外媒体针对5G的不实报道,也让公司内部受到舆论煎熬。 在庭审期间一直保持克制的华为,最近开始主动发声,对内安抚,对外回应。 没有证据的质疑是不负责任的 12月19日,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在公司内部论坛心声社区中,发布了对近期媒体对华为5G相关报道的情况说明,称目前华为在德国的业务一切正常,正积极参与法国各运营商的5G建设。在日本,华为正在积极参与运营商的5G标书答复和实验局测试。新西兰政府虽对运营商提交的5G方案有不同意见,但监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户均表示与政府继续斡旋,与华为合作保持不变。 对于5G技术,这份声明也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华为5G在技术和商用上,均处于业界领先,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统的厂商。尽管遇到了较大的外部压力和困难,华为在商业上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据透露,2019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此后,华为公关及政府事务部在心声社区中不间断发布相关外媒报道,传播意大利、韩国、德国等国家政府和企业反对抵制的声音,和对华为的力挺。 对于孟晚舟事件,华为的后续发声则显得温情脉脉。12月19日,心声社区刊载了一封东京都内一名普通市民的来信,通过华为日本代表处大手町办公室,转达了对孟晚舟的关切、对华为全体员工的鼓励,以及对华为在日本地震期间不离不弃的感激。 19日晚间,孟晚舟看到这封来信,写下日记,回忆了日本地震时的场景,华为高层的决策和危机处理,并表示“人间自有真情在”。 一封信和一则日记,将普通日本民众与华为的情感紧密相连。但是,仅仅对内部“稳定军心”是不够的,用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的话说,“对于任何的担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事实来说话’。” 12月18日下午,华为在东莞新园区举办媒体圆桌会,邀请来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14家国际媒体,并在22日,将采访文字记录发表在心声社区。 据《中国新闻周刊》整理,在这14家媒体中,除首先提问的MWL是通信行业媒体外,有7家媒体来自美国,此外,还有来自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媒体。 在媒体圆桌会前,华为首次向媒体开放了先进热技术实验室、先进结构材料实验室及内部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参观,希望以此展现公开透明的形象。 2011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发出一封面向全球的公开信,明确对网络安全的承诺,这也成为华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最高纲领,从公司治理到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到人员管理及IT系统都全面贯彻了网络安全的保障要求。 同时,华为通过外部独立第三方安全机构对华为硬件、软件、解决方案来进行独立的认证。从结果来看,在过去三十年里,华为的设备一直在行业中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华为过去三十年里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网络事故、没有网络安全隐患、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在做有损于任何国家安全的事情。我们会通过积极主动沟通和开放的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胡厚崑说。 谈到来自美国等国家的质疑对华为的影响时,胡厚崑反驳称,“在美国我们的设备使用量接近于零,拿什么来证明华为设备是有威胁的呢?”他表示,极少数国家把5G安全的担忧这样一个行业和技术的问题转化为对某个具体公司的无根据的怀疑,不是聚焦在技术本身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和提升,而是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地缘政治的考虑,对某个特定的公司产生不公正的怀疑。 此外,极少数的国家在5G的技术选择上采取了“毫无事实根据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简单把个别公司拒绝在市场之外。“我们认为这样的决定应该是非常专业和严肃的,必须有证据来支撑,没有证据就做这样的决定,最终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胡厚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