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呈异彩,狗年春节年味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关于“年”的文化更是绚丽多彩。狗年春节期间,各地多种形式活动就将传统文化播撒到了更多人们心里,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扮靓美美中国年,过个快乐文化年。狗年春节期间,买年画、贴春联、剪窗花、栓吊挂、蒸年糕、备年货、包饺子、吃汤圆等等,这些难忘的春节“元素”就驻在人们心里;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等,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春节也是各种民俗活动最丰富的节日。比如,守岁、吃团圆饭、创作生肖纪念品等都一代代传承至今,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感受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狗年春节,人民群众也感受到了新时代扑面而来的文化惠民气息。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关于“年”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也足以表明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如这红彤彤的灯笼,每一年都是“年”的标志性符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年”过得红红火火,传统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其背后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若水,流淌不息的精神激流;文明如山,矗立永恒的民族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个春节,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气息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度和中国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