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校的校友特别多,这些校友分布在各个领域。中国的高等教育支撑了中国改革发展的这一伟大的使命。有了这些人才,才能够把“一带一路”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那么人才怎么培养?高校的作用很重要,当然责任也很大。
第三,就是国际合作研究,“一带一路”必然不能是中国唱独角戏,它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的典范。在这个合作当中,高校本身就有跟世界上各个高校合作的前提条件,而且高校的合作,别人还容易接受。这样合作的研究的成果,也就更容易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第四,关于语言人才的培养,制定和实现国家的“一带一路”语言规划责无旁贷。因为我们国家基本上外语培养和外语人才主要在高校。当然高校发挥作用,怎么样眼光能够从学校的围墙里面,看到学校的围墙外面,怎么样更多地参与国家的发展,国家建设。同时,我们课程还是比较陈旧了一点,大学课程有一定的相对稳固性是好的,但是如果稳固到比较保守,不能够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这样可能问题就比较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科学研究的选题等等我们高校也在考虑,怎么样去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形势。
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当中,高校既有很重要的责任,要完成很重要的使命,但是我们的改革,特别是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当中,怎么样能够服务“一带一路”,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2016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揭牌,据我们初步了解,该中心将着力建设以语言资源库、语言文化博物馆、和语言通的智能服务三大工程为基础,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及科研、创新、学科孵化、产业培养、人才会聚与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创新平台。请李教授来介绍一下这个中心的特色定位,以及中心开展的首批项目的进展情况。
李宇明:建设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我们最重要的理念是把语言看作资源,实际上除了语言的人才培养是资源之外,语言本身也是人类重要的资源。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够用比较长远的时间,把人类的语言资源都能够聚集起来。现在全人类大概有7000来种语言,当然有些语言很小,很快本世纪大概有90%的语言要消亡,所以人类的语言面临着很大的危险。
从一个对人类负责的大国来看,需要对人类的语言进行保存、保护、开发、利用。计算机语言智能的发展,过去主要是用规则的办法来教计算机学会人类的语言,现在,更重要的是让计算机,通过大量的这些语料训练来获取智能。AlphaGO之所以跟人类下棋能够下过人类,实际上将来机器智能在很多方面都可能会超越人类,那么我们所感兴趣的是中国在什么时候能够让计算机语言理解,能够获取中国在这方面的话语权。这个中心虽然叫中国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实际上我们要发展的专业,是语言资源与语言智能,更重要的不仅是要把这些资源聚集下来,更需要把这些资源将来能够让计算机能够从里面获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其它相关的知识。
当前,我们主要做的是“一带一路”上急需的这些语种的积累和计算机训练,包括实现简单的翻译系统,及其人工智能等。我们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我们就是要为中国的明天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做出中国的贡献。所谓立地,就是要推进现实语言生活的发展,服务现实语言生活,包括“一带一路”,也包括现在中国的语言生活的需求。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他们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的研究不仅关注他们的母语政策,我们特别还关注它的外语政策,因为汉语在他们那边也等于是外语,从而促进汉语在全世界理性地传播。实际上这些方面可能也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
我们长远的目标,是想做一个能够记录全人类语言的词汇表,或者是意义表,这个科研成果呢,如果做下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希望通过这个表,把全世界的各种概念,各种意义记录下来。总之,我们这个中心,现在得到了国内和国际上很多专家的支持,我们下一步希望有国外留学生能够加入到这个学术队伍,通过用中国的语言保护的这些理论和技术,希望这个留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能够回到他们国家之后,长期地开展本地的语言研究,并跟我们合作,通过中国的学术走出去,来汇聚世界语言资源。
我们除了语言资源和语言智能之外,我们还想建语言文化博物馆,语言文字这么重要,但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博物馆非常少。中国是语言资源的大国,中国有130种左右的语言,也有很多文字,但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博物馆太少,我们可能现在主要做线上的,有机会希望能够成立线下的语言博物馆的联盟。
今年北京市正在筹办语言博览会,我们希望中国在语言博览会方面也能够发挥大的作用,包括图书出版,书法艺术,中华文化,也包括各种信息处理的软件等等。语言博物馆和语言博览会,我们高精尖中心也在支持,但是这个工作绝对不是一所大学所能完成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地支持。我们希望全世界有志于此的人,都来支持我们。
周洪波:一般理解的语言成果,就是一些学术论文。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的语言资源库、语言文化博物馆和语言通这个智能产品,让我感觉到震撼,实际上它已经从书斋象牙塔走出来,而把这种语言资源转化成产品,让它落地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已经从以前的这种学术研究,为学界服务,现在实际上是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
科学探寻我国语言类智库建设路径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不只是语言的使用者,也是语言的记录者,更是语言的传播者。借着刚才您对高精尖中心的介绍,我们现在来谈一谈,就是我国语言类的智库应当如何发展?随着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语言智库也迎来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想请问一下二位专家,我国语言智库应当如何直面“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语言问题?探索我国语言类智库的建设路径,更好地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中国广大的企业,以及这些语言学习的人才,提供更多语言咨询服务。
李宇明:可以说,目前语言已经不是语言问题、语言政策问题,它牵扯到个人和家庭的发展,牵扯到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团结,牵扯到国家的统一和人类的和平,也牵扯到未来机器人介入人的生活。
怎么来建设语言智库呢?第一,要了解“一带一路”情况,掌握实际状况。而了解“一带一路”情况,不能只从网络上了解,这个也不能只从一种语言了解,现在整个信息源,基本上是英语信息源。这种话语信息量很大,但是未必全面,未必真实。所以要重视“一带一路”的实际情况,更要重视人与人之间交朋友得到的信息和从现实生活得到的信息相结合。
第二,应该建立学界和政府之间的旋转门。通常而言,大学的学者,有宽厚的学问素养和学术根底,但是对政府的运作、政府的思想,了解得并不是那么透。而政府所关注的,既有长远的问题,也有眼下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并非一日之功。建立这种旋转门,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说政府和学界,经常地坐到一个桌上讨论问题。政府的人员也可以到智库工作、智库的人员到政府挂职,实现双向人才的培养。在我看来,有了这种旋转门,我们的智库谈问题,就更能够切中要害。政府也更能够从智库获取更需要的信息。
第三,要重视数据建设和学科建设。智库不能拍脑袋说话。它需要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数据,这个数不光是数的意思,是要掌握真实的信息、一线的信息,这样才能够有很好的预测。同时,要靠学科建设培养人才,让很多年轻人能够投入到智库工作当中。具体到语言智库,我现在感觉到,应该有专门的队伍来思考国家语言的发展,思考我们多民族国家的语言问题,思考“一带一路”上语言人才的培养和语言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应该有一类语言类的智库来做。就刚才关于语言人才的培养,已经谈了好多了,实际上最应该强调的是:其一,国家有顶层设计,应该由国务院的某个部门来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其二,要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要注重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建立信息化的平台,用信息化来推动“一带一路”的人才培养。
周洪波: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还要研究人们是怎样使用语言,更要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到了这个阶段,这个语言智库才能够成为现实,所以我想语言智库可能要从真正的实际调研入手,特别是“一带一路”的语言智库,一定要对沿线国家的语言国情,要有真正的把握,而不是借助于二手的材料,借助于英语转化过来的内容,这就需要中外合作,要能够深入到这个带路的国家里边,去做一些很详尽的调查和了解。这样的对策,我觉得才是真实的,才是有效的。
(光明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统筹:王斯敏、蒋正翔;主持:张胜;整理:张胜;摄像:王恩慧;导播、剪辑:刘希尧)返回光明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