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外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家需求、国家战略。所以应由多个部门联合来考虑,比如应该发展哪些语种,如何进行课程建设、选择人才培养的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外语学习,我们过去主要是听说读写,这是语言技能的训练。但是现在,恐怕光靠语言技能已经不够了,怎么样培养这种既懂外语,又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情况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此,需要把外语教育纳入到国家战略,纳入到“一带一路”宏观发展上来考虑。
周洪波:我们怎么样把“一带一路”上的成功案例、动听故事讲给外国人?我们今年在《汉语世界》刊物专门开设“探路者”栏目,用外国人的视角,用地道的英语,来讲述“一带一路”上普通人的故事。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老百姓对“一带一路”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我们怎么样用通俗的方式,让老百姓对“一带一路”有个真实的感觉?央视有个《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用数据来说话。我们组织编写了本《数说“一带一路”》,把很多无形的内容用数据有形地表现出来,让对“一带一路”更接地气。
激发中华文化魅力,更好实现中外语言合作
主持人:架设“一带一路”的语言之桥,要注重统一标准,明确规则。不少学者在倡议发出的早期,就提出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应当遵循不同文化的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让更多的人明白晓畅、让语言表达得体顺眼。举个例子,对于“一带一路”这个词组的标准译法,就存在过不同的版本。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一带一路”的术语研究、有关术语的使用以及翻译的原则等方面,具体有何进展呢?
周洪波:在“一带一路”的语言转换过程中,中外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要让老外翻,首先他要理解我们的内容,要准确地理解,中方的作用就会很大;要传递到海外去,就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所以要经过老外的这样一道“工序”。
李宇明:这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术语的外译问题,很多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进行了很多科学研究。这说明,大家普遍认识到术语的外译问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念能否为世界人民更好了解的重要举措。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中,我们从国外语言里面吸收了大量的词汇。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数学、物理。为什么这些翻得好,是因为很多是中国人翻译的。而我们现在的外译,如果光靠中国人把中国的概念翻出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借助国外的朋友,让他们参与到中外文化外译的活动当中,来实现中外合作。
语言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要重视长期的实践过程,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在这个时间过程中慢慢遴选,有一些好的就沉淀下来了,保持下来了,有一些一开始翻译别人不懂的,慢慢在实践中就懂了。在外译过程当中,实际上最终还是中华文化能不能有魅力的问题。中华文化外译,既要有中外合作方能够符合外国语言使用者的习惯,也要在实践当中慢慢去摸索遴选,更重要的是展现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当我们走在前面,我们的文化是别人向往的,他们就会主动地配合,这样也许最终能够解决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发挥高校智库功用,汇聚世界语言资源
主持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校责无旁贷,请问李宇明教授,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高校聚合思想、培养人才、使用国内外优秀的校友资源这方面,应当如何突出呢?
李宇明:这些年来,作为高校的一位工作者,我们也在认真思考,高校能够在“一带一路”进展当中发挥哪些作用.现在看起来,高校也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
第一,高校最重要的是智库作用,因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80%以上集中在高校。外语人才也主要在高校,特别是有研究水平的外语人才,这些人才决定了高校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建设的主力。跟社会上其它智库比起来,高校智库最大的特点是有学科背景。它是根据学科学术规律来做智库建议的,不是简单地解释政策,可以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一带一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