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特”字当头
在今年的国庆节黄金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什寒村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黎苗文化的同时,也让当地群众赚的盆满钵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2012年之前,这个坐落在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海南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的黎族苗族混居村,年人均收入仅有5308元,曾经是琼中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庄之一。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接近9000元,3年时间每年接近20%增长的背后,是当地发展“互联网+旅游”产业的结果。
什寒村曾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最贫困村之一,这里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橡胶、槟榔等常规作物无法种植。传统的产业扶贫和补助补贴性扶贫解决不了什寒的根本性问题,村民守着青山绿水却依然过着穷困的日子。为了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琼中县委、县政府根据什寒当地民俗特色,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内涵,策划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扶贫试点,促进什寒村的产业融合和创新,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做文章,让游客充分享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自在,也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乡村旅游的多业态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3年以来,什寒村村民开店由最初的2家发展到近20家,包括农家乐饭店、土特产店、茶吧、烧烤园等。什寒村旅游收入从无到有,每年呈倍数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村2013年旅游收入60余万元;2014年旅游收入113.3万元;2015年1月至11月份,什寒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26.67%,实现旅游收入726.46万元。
“旅游本来就是海南的强项,实践证明,只要路子找得准,脱贫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琼中县扶贫系统一位干部说。
什寒村的扶贫“翻身仗”,只是海南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同样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琼海市会山镇,因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脱贫的故事还于今年年初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这个曾经全镇没有一家超市的琼海最穷小镇,走上了“田园+”的脱贫路子。田园风光+黎苗风情,还有硬板化道路直通的会山镇加脑村,吸引大批岛内外游客自驾前来观光。2015年春节期间,加脑村接待了1000多名自驾游客。
田园+旅游,村变成了景,游客来得多了,茶店、超市、饭店开起来了,家庭旅馆开起来了,农信社搬过来了。往日村民自产自用的土产品如野蜂蜜、山鸡蛋、翻缸酸菜等,摇身一变成了特色旅游商品,农家日用的手工小竹篮在集市上可以卖到50元/个,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加脑村的陈秀兰以前自己“绣着玩”的苗绣,变成手工艺“伴手礼”,一年的收入达到8万元,是她之前全家收入的10倍。加脑脱贫了,会山也脱贫了。2015年,会山接待各类团体近100个,游客达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0%;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41元,同比增长32%。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海南根据实际,提出实施精准脱贫十项措施,包括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乡村旅游脱贫;发展电子商务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脱贫;实施卫生健康脱贫;实施科技、人才引领脱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生态移民、生态补偿脱贫和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这‘十驾马车’同时拉动只为一个目标:2020年与全国同步奔小康!”海南省扶贫办主要负责人表示,海南提出的产业扶贫,“特”字当头,充分利用了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各种优势,彰显了扶贫攻坚的“海南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