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
以转发刷“存在感”与“认同感”
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白璐认为,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等带来了获取信息以及沟通的便捷,人们不断地获取新信息,便可以在交际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不至于被边缘或冷落。“一些人有种‘别人都转了,自己不能落后’的从众心理,有了一种内心的攀比和刷存在感的需要。”
微信朋友圈中多以家人、同事、同学、朋友为主,这些是现实生活里的熟人社交,“这样便形成了较强的认同感。”白璐认为,现实生活中,心理认同感较为淡漠,导致一些人希望通过微信等手段找到这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便是自我对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
“常常得不到认同,很多人会感觉到孤独,打发这种孤独的一个方式就是及时获得朋友的认同,这就使得很多人活跃在朋友圈中,转发、质疑一些事件。”白璐说,以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方式具有很强的粘性,“不论心灵鸡汤,还是热点事件,很多都能得到好友点赞,更何况是寻子的爱心接力。传播的人希望得到欣赏、表扬、尊重,但是当事态进行反转后,并未得到心理满足,便会跟随发出下一条反转信息。有的人会出现因挫败感带来的愤怒,或者恶语相向。”
传播学者:
公众容易被当事人贴的标签左右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授宫承波认为,舆情反转的事件一般表现为舆情发生阶段、舆情反转阶段、舆情发酵阶段、舆情平息阶段。“就寻子一事,便有着这样的特征,从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到有人质疑真伪,而后事件进入了一个发酵阶段,直到权威方出面解释,才有所平息。”
宫承波认为,当一个受人关注的事件出现后,人们很容易出现被当事人贴有的标签左右的情况。微信朋友圈中,多数为相互熟识的人,许多人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进行转发与分享。当有人贴上了弱者的标签,公众便很容易一边倒站在弱者一边,“被这种标签牵着鼻子走,根据当事人的身份去判断,没有探究事实和是非”,“但是当事件出现新的变化后,身处舆论场中的人们也出现了情绪变化,又不愿多做研究和思考,便很快站到了此前的对立面。”
在宫承波眼中,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拥有渠道发声,因此便存在着多元的信息来源。多元的信息常会让事件出现变化,这也使许多热点事件出现了反转。“但这种反转多是没有经过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回应的反转。”宫承波说,“直到权威回应或是媒体发掘真相后,议程才会退出,舆论也随之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