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批发1.5元一斤的茄子,到达100公里外的兰州,零售价增至4.5元。
春节以来,全国各大城市的菜价一直高位运行。记者采访发现,在“葱击波”等高菜价现象下,市民喊吃不起、菜农说利微薄,菜贩表示很冤屈。专家表示,高菜价下,市民、菜农、中间商“两头诉苦、中间喊冤”,而政府调控无从下手,其实是“城市病”集中爆发的表现。
“茄王”进城身价翻番
3月23日,甘肃省白银市水川 镇菜农强发成吃过早饭便进到自家大棚里开始采摘茄子。他种的茄子是一种长而粗壮、被称为“茄王”的茄子。
“这几天行情不好,今天的价钱才1.5元。”强发成说。由于大棚和室外的温度相差近10℃,没一会强发成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这是一个苦差事,比种大田累,风险也大。”强发成说,“除去大棚材料、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好年景能有约2万元的收益,但遇到病害或行情不好的年景,赔也是有可能的。”强发成和妻子经营两个大棚,再多他们也顾不过来了,起起落落的菜价也让他们无奈。
之后,记者跟随强发成采摘的茄子,一路到达100公里外的省会兰州市,直到最末端的零售环节——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一支路蔬菜市场,在这里,强发成的“茄王”身价大增,以每斤4元的价格销售,有些市场甚至达到4.5元。在这之前,“葱击波”的冲击曾让这个市场的菜价陷入“疯狂”。
兰州市公务员、教师工资一般只有两三千元,茄子一斤就要4元。在这个市场,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都直喊菜价太高,吃不起。
高菜价销售链:两头诉苦中间喊冤
城市居民反映,收入低,菜价高,吃不起;菜农说,种菜辛苦、利薄,远不如贩菜。那是菜贩抬高了价格吗?
强发成30箱“茄王”摘完,当地蔬菜代办李国金派来收菜的三轮车已等在地头。水川镇的蔬菜大棚都是一家一户种植,由于产量小而分散,为一级批发商一家一户收购蔬菜的代办便应运而生,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
“菜在我手里过一遍,每斤加价7分钱。”李国金说,一箱“茄王”重约25斤,雇人拉一箱0.4元,捆一箱0.3元,再加上油钱、材料钱,平摊下来每斤实际纯挣3分钱。
李国金介绍,就这3分钱挣得还有风险。前几天,他头天按每斤2.2元收的“茄王”,到第二天大车来拉的时候已跌到每斤2元,一斤赔0.2元。
代办挣得不多,一级批发商呢?
23日下午,一级批发商李德春从代办李国金的手里收购了强发成的“茄王”后运往兰州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大青山水果蔬菜批发市场。24日,强发成的“茄王”以每斤2元的价格销售给兰州市一些零售菜贩以及来自甘肃其他城市的二级批发商。
“我这一环加价看似较多,但实际每斤最多只能挣0.2元。”李德春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装车费100元、油费300元、大青山市场进门费200元、停车费10元、市场代办费或租称费30元、空车返回时的高速路收费45元。另外,如果一天卖不掉还要食宿费;第二天菜变蔫了,要折价卖,碰到跌价得赔本卖。“和代办相比,我投入的成本更大,风险也更大。”李德春说。
在城关区定西路一支路蔬菜市场,强发成的“茄王”在这里加价至4元。这一环节最挣钱?
“没听说过哪个摆摊的能发大财!”来自河南的菜贩刘禄苦笑着说,他在兰州从事蔬菜零售已近10年。“蔬菜零售是个苦力活,无论冬夏,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批菜,天天风吹日晒,所得收入也不过是刚刚维持生计。”
记者采访一些蔬菜零售商贩了解到,这一环节加价多,是因为批发来的蔬菜要拆包零售,损耗较大,蔬菜挑挑拣拣易坏,租摊位等成本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