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南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对刘路的破格任用,主流解读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体现了对年轻人才的关注关心关怀。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此举有些“荒唐”,数学界许多人士就提醒,不要捧杀这位最年轻正教授级研究员。
不应该把冷静提醒当作嫉贤妒能,一些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
刘路的主要成就在于破解了“在数理逻辑学中沉寂了20年的难题”——“西塔潘猜想”,除此之此,似乎并没在其他方面让人眼前一亮。“西塔潘猜想”是否有那么重要,刘路的破解是否那么有价值,现在也有不少争议。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理学院院长,香港数学会理事长汤涛就曾提醒,数学上这种水平的猜想很多,媒体不要捧杀刘路。
刘路的破解过程,更是充满了故事化。据媒体报道,“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了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这样的叙述,或许增加了刘路的神奇,但更让人感到偶然。而且,刘路随后获得的一系列的荣耀,看起来也与舆论的吹捧有很大关系。这一情境下,担心会捧杀刘路,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关心。
但即使如此,也要看到,现在对年轻人才来说最怕的还是“棒杀”。从今天的学术体制来看,其实并不适合年轻学者浮出,大量的年轻研究人员根本就没有机会被“捧杀”,大多数人都是直接被“棒杀”。刘路成为最年轻教授,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性是个体的天赋和努力,必然性是时代的需要和舆论的呼唤,或许这里面还掺杂着校方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但此举毕竟传递出了“有志不在年高”的景象,在相当程度上鼓舞鼓励了一大批像刘路一样的青年研究人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拥有了方向感。如果破格提拔制度化、正常化,最终不再成为“破格”,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学术体制已经进入佳境,必然会有一大批青年研究人才脱颖而出。
肯定对年轻人才的大胆提拔使用,反对“棒杀”;并不是说不要倾听舆论的意见,不需要担心“捧杀”。这里涉及到对年轻人才使用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大胆的使用,小心的求证。只要发现年轻人才有过人之处,那就应该大胆提拔使用;但也要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防止因为考察不实导致学术浮夸浮躁之风渐起,因此,对年轻人才还要做好小心求证工作。做到了“大胆的使用、小心的求证”,也就拥有了学术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