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食品价格推动下连续第三个月温和上扬,且增速有所放缓。分析人士认为,通胀形势的缓和或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留出更多空间。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4.3%,快于上月的1.7%。
“一月份的上涨仍然是由食品拉动,目前仍处在温和、正常的状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一月份前半月低温气候和北方暴雪等极端天气还是比较多,引起了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春节前的强劲消费也推高了物价。
范剑平指出,由于去年的春节在1月份, CPI的基数较高,因此今年1月的涨幅有所回落。
伴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回暖,中国的CPI在去年11月份结束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进入正区间,物价呈现平稳回升态势。
和CPI的温和上涨相比,PPI的涨幅更为明显。2009年末以来,受全球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因素驱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国内包括能源、有色金属、橡胶等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升。
此外,去年底以来的国内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包括煤、电、油、运、水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价格都在调整,导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
范剑平认为,作为CPI的先行指标,应密切关注PPI的走势,保持警惕,未雨绸缪。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将会继续维持在高位,以及国家的刺激消费政策和居民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会使总需求加速扩张,今后几个月物价可能继续攀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中国的利率稳定,但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仍处于低位。中国必须对目前的形势保持警惕。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庄健表示,由于CPI数据低于预期,近期内加息的预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
“CPI至少得接近目前银行存款利率2.25%的水平才会到加息的时间节点。而且,一般认为CPI到了3%才是加息关口,现在的数字还有一段距离。”庄健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当前通胀水平低位运行,预计全年通胀维持在温和水平,因此当前仍属于通胀预期的管理阶段。
范剑平认为,中国是否加息取决于物价上涨的性质。“如果是需求型拉动,加息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是如食品、能源之类由于供给、气候的原因导致的上涨,加息对于调节的作用不大。”
他同时表示,中国加息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还要考虑刚刚从危机中复苏的企业的承受力。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银行业去年发放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创纪录的9.6万亿元。这对全年保八目标的实现功不可没,也引发了通胀加剧的担忧。
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11号公布的数据显示一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39万亿元,虽然同比少增2243亿元,但仍处于高位。
“适度平稳的信贷增长使流动性在全年意义上达到合理正常水平,直接影响通胀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左小蕾说。
范剑平认为,要为目前过热的政府投资和信贷投放降温,可以利用数量型工具来控制信贷投放和新开工数量。目前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还很大。
周小川近日也再次强调中国银行业放贷的步伐应保持稳定。今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收紧银行信贷,并自2008年10月以来第一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配合公开市场操作配合信贷额度的管理可以达到信贷全年平稳增长的目标。”左小蕾说。
分析人士还指出,除了严防物价指数的过快上涨,政府还应密切关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避免其破裂引发恶性通胀,戕害实体经济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