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自东向西洒向祖国广袤壮美的疆土,我们迎来了祖国67岁华诞,同时也开启了自己的国庆假期。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一道道文化盛宴相继呈现在我们面前。从“气质高雅”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上海文化艺术团献演布达佩斯艺术宫,到雅俗共赏的电影《地球四季》冲刺荧屏,可以说是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其实,国庆文艺市场的好戏连台只是中国文化大繁荣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8898亿元,同比增长22.0%;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吸纳就业人员2041万人;视频网站电视剧流量、网络综艺播放量动辄跨越5亿大关,“网生代”的文化消费时代已然来临。这些火爆数字将文艺市场的火爆程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化市场何以精彩不断?首先在于文艺工作者精品意识的增强。2014年10月,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出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而贯彻这一指示,文艺工作者的精品意识不断增强,涌现出《三体》等一大批优质“IP”。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随着优质“IP”的不断涌现,也带动文艺市场大繁荣,国家的文化事业大发展。
更重要的是,祖国繁荣发展的带动。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需求就会大幅增长。随着祖国繁荣的发展,在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热潮强势到来。祖国繁荣发展不仅带动文化市场持续扩容,更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比如,数字技术的发展带动影视剧制作效果越来越逼真;在供给侧投入的持续加大,带动基层文化馆、电影院遍地开花,等等。
可见,我们享受当下的国庆视觉盛宴,更要珍惜祖国繁荣发展契机,不让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溜走。
当然也应该看到,尽管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精品“IP”叠出。但城乡间文化鸿沟不断扩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种文化的落差,尽管是经济发展差异的必然投影。但也会严重影响民众的“幸福指数”。试问,假如农村青年们没机会看《夏洛特烦恼》,他们会不会烦恼?可见,弥合文化供给差异,“让文化惠及更多群众”刻不容缓。
在繁荣国庆文艺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可以说,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国的文化自信。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要在国庆文艺市场的带动下,进一步缩小城乡鸿沟,丰富农村文化市场,用文化的大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具体而言,首先文艺工作者要祛除浮躁心态,以精品意识去演绎贴近农村生活的作品。其次相关部门更要通过政策杠杆、资金杠杆,引导文艺作品向农村转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繁荣文化市场,让文化自信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滋养家国情怀,为全面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