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社会上关于碘盐能够防治核辐射的传言四起,一度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食盐抢购、食盐脱销和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谣“盐”四起、“盐”过其实、无“盐”以对等词汇一时间蹿红网络。类似的抢购现象近年来并非个案,这其中究竟折射出什么问题?
3.27%:公民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碘盐能够防辐射吗?”卫生部门已给出明确解释:食用碘盐预防辐射并不科学。而就在两天前,一些市场却是“一盐难求”,甚至连酱油、海带等也被卷入抢购潮。
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从何而来?一则谬论如何能够扰乱民心?联系非典时期曾“红透了”的板蓝根,甲流时的抢蒜,不难看出类似谣言往往不乏传播的心理认知基础。
“听信谣言折射出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 所副所长杨建华说,“这种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突出,却容易成为重大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和放大器。‘抢盐’风潮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赵建国对记者说,当前科学知识的宣传缺乏动力,通俗性科普宣传明显不足,一些百姓容易被误导,这两年出现的刘太医、张悟本等所谓“神医”让人趋之若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群众对科普知识认知程度不够。例如,中国疾控中心去年曾发布《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对核污染的防护常识作了详细阐释,但熟知“要点”的人很有限,了解相关内容的人更少。
中国科学协会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我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新近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政府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说:“科普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满足公众的科学欲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科普方式。”
消除盲从:更需要准确信息
此次抢购风潮中,一句“买盐了吗?”问候语迅速流传,似乎暗示食盐告罄。然而事实表明,我国碘盐供应十分充足,全国每年的食盐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日常的库存量超过3个月。
针对部分地区的抢盐行为,中国盐业总公司副总经理董永胜承认,一些地区的食盐供应紧张,是短时间内非理性大量抢购所致。消费者的理性比我们的努力更重要。
事实上,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是否防辐射,也不懂得海盐是否会受到污染,甚至不知道国产食盐大部分属于矿盐。然而不论有意无意,盲从行为似乎直接导致了“盐荒”。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何镇飚认为,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是造成这次非理性抢购的原因所在。从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到抢盐的过程中,公众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一哄而上,储备所谓的安全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这种盲从与我国社会文化密切关联。“我国社会关系的构成以邻里之间、亲属之间的‘基层’关系为主,更容易相信彼此而更加迅速地传播。当小众面对大众的集体行为,也更容易被同化。”
“百姓抢盐的心态,和股市里追涨杀跌的心态是一样的。在对环境和态势不明确掌握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不能保持独立判断,只能追随大部队而去。”浙江金融学院钱向劲教授认为,随着市场供求平衡,人们盐慌心理消失,盐业市场也会趋于稳定。
如何打消突发性的恐慌和盲目心理?浙江大学心理系教师徐青建议:制止谣言扩散,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地面对公众,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比如核辐射的知识、我国粮油、食盐的储备粮,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