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3月11日电 国家统计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4%,是“十五”末的2.3倍。与此同时,有消息说,我国居民消费总量不及美国的六分之一。
这些数据的对比,既令人欣喜,也发人深省:在“幸福”“民生”振翅高飞的今天,广大城乡居民如何“吃好”社会财富这块大“蛋糕”?
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有很大差异,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不少地方居民消费总量显得“马瘦毛长”、疲乏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有些地方官员津津乐道于当地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的大幅增长,却很少拿出引导和鼓励消费的办法。
不仅如此,连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总是习惯于驾驭投资和进出口两匹“骏马”,却常常把“消费之驹”拴在了马厩里。不必与发达国家比,就是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国内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与其他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千差万别。一些虽居内陆,但服务业发达、居民消费活跃的地区被赋予“最具幸福感”的美誉,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善于处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改善民生,说到底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一个城乡消费者的事。有专家说,消费市场是“信心市场”,消费经济是“信心经济”,这话不无道理。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政府给政策、财政花大钱,都是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社会消费,从而提振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的信心,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要让老百姓敢花钱,不仅要发展经济,增加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还得同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这才能让老百姓不再捂着口袋过日子,才能真正拉动社会消费,才能使改善民生成为现实。
事实上,推动社会的理性消费,还有利于促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如今,日渐殷实富足的城乡居民,不再是“给啥吃啥”了,人们的“选择消费”,实际上就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张张“货币选票”。
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富裕而有品味的生活,不仅要把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分公,还要保证老百姓“吃好”。唯有如此,城乡居民的消费才会有底气,才会把幸福感深深根植于每一个民生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