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测试人品的时刻到了,有个病人的血氧在往下跌,半夜极有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的,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

  ·“今晚来上班收到的最好消息!亮点在最后2行,病人2:10PM宣布临床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明天可以出游了!”

女医生微博“下班再死”被调洗衣房 

    负责处理此事的林姓副院长称,李某并没有承认微博是她所发,不过医院根据其发博时间以及当晚值班情况初步判断是“她本人所发可能性大”。截至发稿时,李某已被调离到后勤洗衣房工作,并被停止处方权。

医生“等我下班再死”有人骂有人同情 

在微博上,有网友对此事发表了“天使与魔鬼”的评价。“以这样的方式放弃医德,不能让人接受”。但也有同情者对此说:“上班的时间她做到她该做的了,事后发发牢骚也不算违背职业道德吧?”

  >>>“等我下班再死”,女医生职业道德何存?  

何禾:“下班你再死”冷血背后的职业道德之困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沉重而老旧的话题,多少年来,各行各业,一直都在喊着,做着,宣传着,但效果如何呢,相信每个行业的人对行风建设和职业教育的效果以及效果的持久性都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在不断把各种职业自律条例上墙之后,怎么让这些冰冷的处罚条例从墙上走下来,走进职业人的心中,化为充满人文关怀的行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好像不是某一个企业或者行业就能做到的,这和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关,所有行业内的糟粕和丑陋,无不是社会文化、人文素养缺失在微观领域内的表现。 [详细]

道德不是敏感词

有些职业,从业者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不会事无巨细地规定清楚,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它们有基本的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操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然后跑下来在网上讥笑那些学生笨傻,没有规定。一个警察解除了一次劫持危机,但完了对着大家说被解救的人耽误了他的时间,应该晚一点被劫持,也没有规定。但这表示教师、警察就可以这么干吗?不管这位医生是否在医务行为中尽了职责,但随后在网络上表达感想,希望病患晚一点再死,这是不能接受的言行。

“少往道德层面靠”,是一种并不正常的反道德,不止在一个场合,这样的声音被理直气壮地喊出口。讲道德不能上纲上线,这是当然,一个再怎么不被认同的人,都有基本的人格与尊严,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所有的道德讨论都应钳制,甚至回避“道德”二字,“道德”不是敏感词,道德讨论也不是敏感话题。哈维尔说,“根植于政治最深的是道德”,“国家必须是有精神、有灵魂和有道德的”,我们很难理解在一个不讲道德、避谈道德的社会基础上,将要如何理解文明、理性、教养这些基本的词汇。 [详细]

微博护士透出人道主义教育缺位

很想知道,正在住院的患者和陪护的亲友,他们读过这条微博以后,再看到护士或医生走进病房,走近自己的病床,是什么心情?他们会用什么样眼神迎接已经彼此熟悉或尚不熟悉的护士与医生?反过来,如果医生或护士读过这条微博及许多愤怒的跟帖以后,再走进病房时,又会是什么心情?当医生安排我们输液时,他究竟是为了你不死在他当班的时间里,还是真想把你治好?当患者如此疑神疑鬼时,医护人员又作何感想?

人们被“护士微博”所震惊、激怒,很自然,说几句冒火的话也很正常,谁都不想遇到这样的护士。但是,换一个场合,换一个角色,当我们自己是某种服务的提供者,手里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能够决定或影响他人的命运或权益时,我们所做的,会不会与“微博护士”没什么不同呢?也就是说,我们所遵循的价值观,会不会和“微博护士”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仅仅在于现实利害关系中的位置不同而已,本质上是同一种人? [详细]

 >>>医生如此轻言,折射出的岂止是医患之间的矛盾

“等我下班再死”折射医患矛盾

更多的人还是出于一种愤怒,谴责她的冷漠与冷血。毕竟,她所面对的是一条条生命,如此轻描淡写,甚至用一些调侃的语气,即便说的是真的,终究在情感上让人无法接受。其实,这种谴责的理由都是表象的,造成这名女医生说了几句真话,却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的真正原因,还是医患矛盾。这就有点像眼下,很多人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横竖看着就不顺眼,政府部门搞点什么创新,都会被质疑一样,这是一种危机。“等我下班了再死”就像一根导火索,将这种医患危机引到自己的头上。 [详细]

“等我下班再死”挑动公众心中那根弦

还记得有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争抢病人而大打出手导致病人被耽误的事,还记得有医护人员冒充病人家属将无主病人推向另一家医院的事,还记得有医护人员把本可治好的病故意拖着慢慢治的事……有多少人记得这些医院的名字?有多少人对肇事者姓甚名谁还有印象?但是,这些事一桩桩压在人们的心头,医德沦丧的印记一遍遍烙印在公众心中。

去年7月发生过广东深圳的“缝肛门”事件,其尚在初始阶段时,对有没有“缝肛”双方各执一词,但公众对医方的不信任还是被点沸了。就如现在“等我下班再死”这话,不管是不是李性女护士所说,医方都不可避免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怪谁呢?管理者、医疗系统、医院、医护人员,不能老是对从业者不尊重患者缺乏自省,不能老是对个案不断累积渐成普遍无动于衷,不能老是在拯救医德方面缺少行动。 [详细]

“等我下班你再死”算最冷血吗

对于这些看法,我只能说,许多人对当下的职业冷漠已经麻木,有时候,麻木其实也是一种冷漠。不否认许多医生都有视病人为累赘的切身感受,但这种腻烦不该讲出来,就像我们讨厌一个人,但出于尊重而不能对他(她)直说一样。大家都知道微博的传播速度,这种事儿公开说出来,死者的家属会是什么感受?那些还在医院挣扎的濒死患者又是什么感受?如果说真话者都可以原谅,那么讲出“替谁说话”等真话的官员受处分岂不是也很冤?另外,鉴于微博所述之事完全属实,且微博密码被盗是低概率事件,因此女医生的辩解还得拿出有力的证据支撑。

职业冷漠,在当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举几个著名的事例:安徽有教师,上课时面对学生打架,视而不见,继续上课,导致一名学生被打死;南京有医生,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延误了对一名患病儿童的抢救,导致后者死亡。至于有公务员上班时不理会办事的群众,知名的事例就更多了,以至于山东某地应运而生“马上就办办公室”。 [详细]

    是冷血?是没有职业道德?是魔鬼?是人性幽暗?是人道主义道德缺失?是医院管理松弛?……你是怎么看的,点击 进入杭网论坛留言评论>>>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职业道德 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职业道德标准多元 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2月23日杭网聚焦:阿里巴巴“刮骨疗伤”
·2月22日杭网聚焦:7岁女孩被弃派出所5天
·2月21日杭网聚焦:NBA扣篮大赛 格里芬无限给力
·2月18日杭网聚焦:推进医改惠民利暖民心
·2月17日杭网聚焦:“涨”声响起来
·2月16日杭网聚焦:杭州“老头儿油爆虾”老板“被去世” 
·一年一度国考热 一线农民工人首次参与
·日美史上最大规模军演 韩国观摩
·干部挂职美国还存在诸多疑问
·联通移动大战iPhone 
·上海通用汽车问题频出
·高校联考“北约”VS“华约”
·物价飞涨 省钱有道
·上海火灾“头七”之日 社会各界悼念遇难者
·王立军“双起”言论博弈舆论监督
·上海市中心一栋约30层大楼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