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被打事件一出,坊间便起热议。从方舟子在“打假界”的名气以及方舟子惹怒的权势人物之众多,加上方舟子以科学之名行打假之事的一贯作风便可预料到,声援之声、质疑之声、喊打之声交杂在一起,声浪一波盖过一波。
对于一些知识分子来说,方舟子被打事件与《财经》记者方玄昌被打事件一样,最重要的并不是追究元凶(实际上未必找得到元凶),而是借此事件以拷问中国打假体制的缺失,反复申明中国知识分子维护真理的艰难,试图唤起大众对正义的关注。
事实上,他们的目的早已达到,方舟子的妻子把方舟子被打一事在微博上发出之后,一夜之间就有数千条转载,第二天大多数媒体都以大幅版面报道,各类评论也随之而来。“方舟子被打事件”这一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事实上已经在逐渐形成标本。
但是另一方的质疑之声并未停止,东莞一家媒体试图从新闻平衡的角度来寻求这一事件的真相,报道中不仅顾及到方舟子一方,而且也考虑到被方舟子质疑为打人元凶的肖传国的意见,新闻一出,引起方舟子不满,方舟子在微博中写道:我惊讶地发现竟有如此多的媒体、名人和实名作者敢于公开指控、怀疑我涉嫌犯罪,或主动为这种言论提供发表平台。这些媒体随之遭到网友的义愤式的批判,仿佛不站在方舟子一方的媒体都是无良媒体。
但是,被人们所忽略的恰恰是事件本身。方舟子被打是不是事实,警察何时破案,凶手如何惩处,如何避免这一事件再次发生,这些本应成为讨论焦点的内容却都被放在一旁。辩论的各方基于对道义的情感认知,习惯性地认为这些事情根本不用讨论:被打是事实,破案是不可能的,质疑是别有用心的……就连反驳者也不得不首先声明“我对方舟子打假所做的努力是十分赞赏的”之后才敢展开自己的议论,不由得让人想起几年前反日、反美、反法大游行中的辩论,反对者若不首先声明爱国,便会被戴上“不爱国”的帽子。
2005年,于建嵘教授与方舟子在网上对骂,这一被李海鹏称为“两败俱伤的恶战”中也不乏网友的参与,方舟子在当时并未得到如此多网 友的声援,部分网友趁机列举方舟子的罪状:“从“打压基督教”到“与利益集团合谋”,从“挑剔特蕾莎修女”到“诋毁爱因斯坦”,事无巨细,洋洋大观。”(南方周末)一向脚踏实地治学的于建嵘在最后一封信中让人大跌眼睛地骂道,“如果你不能就我颂扬的衡阳县维权抗争农民是不是‘地痞流氓’ 作出‘判决’,那我就要告诉你,从你乱咬人的性格来看,你是你母亲与严晋这些地痞流氓乱交结下的怪种。”
为何关于事实的争论都沦为骂战?知识界的骂战由来已久,最近更呈扩张之势,连张鸣、苏小和等人在微博上都很少有心情摆出事实,就对李敖、郎咸平等人骂将开来,至于乌有之乡与自由派之间的骂战更是不计其数。人们仿佛都失去了对追求真相的耐心,对真相的争论慢慢让位于道德,让位于立场,更让位于骂声,仿佛骂声最高的一方就有可能得胜似的。其实,这个时候重要的也不是道理了,而是姿态。在喧嚣的世界里,心平气和的讨论反而被人冷漠地的拒绝,歇斯底里的吼叫才会吸引世的目光。
以往人们只注意到借道德之名(如动机和阴谋论)来进行的情感式的话语暴力,在方舟子事件中又存在一种新形式的话语暴力,这种话语可能不明显地诉诸于情感,而是以理性的名义,告知人们要站对立场,不要丧失正义感,舆论蜂拥而来,让有意见的人都不敢有所表达。这一种话语暴力之所以很少为人所知,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强制,被禁锢的一方的言论总是具有道义上的优势,天然地满足人们对于弱者的同情。
其实,这两种话语暴力其实有共通之处,只不过一个更为明显,另一种更为隐晦罢了。两种话语都以为自己站在唯一正确的立场上,都缺乏探究真相的耐心,习惯性地依赖自己的常识,习惯性地先表明立场后发表意见。
令人惋惜的是,方舟子事件中骂战的双方皆充满着快感,骂人的快感,真相不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姿态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娱乐,网络上的骂战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政治上的收益,但是寂寞的人们怎会放弃这狂欢的机会。
记着,挑衅和辱骂,是娱乐的不二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