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23时,怀集县下帅乡东西村委会营后村村民麦某向下帅派出所报警,其侄女麦某花和同学麦某淇在其住处后山身亡。据麦某花父亲反映,4月8日下午14时许,他发现女儿麦某花不在家,就与其亲戚到附近寻找。
怀集县公安局官方微信“平安怀集”通报称,4月8日晚23时,怀集县下帅乡东西村委会营后村村民麦某向下帅派出所报警,其侄女麦某花和同学麦某淇在其住处后山身亡。据麦某花父亲反映,4月8日下午14时许,他发现女儿麦某花不在家,就与其亲戚到附近寻找,直到当晚22时许,在营后村名为“老鼠踏”的山上发现麦某花和麦某淇已身亡。
4月10日上午,澎湃新闻从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公安局证实,4月8日,怀集县两名初二女学生在山上自缢身亡,警方发现两人有相约在山上自杀的微信聊天记录。
通报表示,接报后,警方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经核查,死者麦某花(女)、麦某淇(女)两人均是当地初二年级学生。在调查中,警方发现了两女孩微信相约到山上自杀的聊天记录。综合尸检和相关调查情况,警方得出结论:两人为自缢身亡。死者家属对警方结论无异议。两人自杀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有调查称,中学生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想过自杀。比例之高,令人震惊。中学生“想过自杀”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妨帮学生把自杀问题想透彻
有调查称,中学生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想过自杀。比例之高,令人震惊。中学生“想过自杀”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学生想要自杀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这种想法大多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脑海里出现的短暂念头,或因打击挫折,或因言行刺激,也不排除因不良精神诱导想要“尝试”。
这个年龄的孩子并没有把自杀这个问题想明白,没有形成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责任感。之所以有自杀行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抗压性差,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弱,不知道怎么求助,甚或轻易把了断生命与解决问题划上等号;对自杀后果及其影响的预判不足。既然不能阻止学生去想,不如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帮助他们把这个问题想透彻。
涂尔干《自杀论》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中学生与这个世界建立的最重要联系,一来自家庭,二来自学校。这两种关系于孩子来说都是被动的,非自主建立的,他们在享受亲情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必然承受随之而来的不良影响,如压力、孤独或其它痛苦。
这种关系无法摆脱亦不能更改,当他们还未与社会建立其它更为稳固的联系时,一旦这两种联系不可依赖,尤其当亲情无法退守时,就会感觉走投无路,产生极端想法。因此,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更为密切稳固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怀,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诚然,再困难的情况下也有人会努力活下去,再优裕的条件中也有人会选择截断尘路。死亡诱惑一直伴随着生命,向死而生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教师无法改变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或者说,改变外在因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善其心理环境,增强其心理弹性。
我们不可能知道有多少潜在的想过自杀的学生,也许你面前阳光开朗的孩子也曾在某个时刻在阴暗的角落冒出过这个念头;我们当然也不可能控制学生的思想,要求他们不去想;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己所能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强的联系,也许这联系的某一根线正来自身为教师的我们自己。
我的一个学生曾告诉我,初中时她们班里“流行起了自残”,很多女生“出于好玩”,把手腕割得鲜血淋漓,甚至“有胆大的暗里谈论自杀”。班主任得知后,一一查看她们的伤势,心疼得泣不成声。这使她们深受触动:原来,即使外出打工的父母不知道,依然有人会心疼会流泪。班主任在无声的泪水中,给她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坦诚地说,不少成年人对自杀的最初思考也是始于青少年时。中学生想过自杀的比例很高,对此教师不必惊恐无措,当然也不能回避,更不能漠视,而应把这一现象作为生命教育的契机,帮助学生把自杀问题想明白想透彻,从而避免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