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大型国企重要岗位技术工人,他曾在家自学考取函授大学文凭,他曾在下岗后逐浪商海收获丰厚。然而,腰包的鼓起导致内心的膨胀,一失足成为瘾君子,也开始了漫漫的戒毒之路。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在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禁毒大队的协调下,记者走进了这位成功戒毒康复人员老董(化名)——皮肤黝黑,身材瘦小,但双目有神,声音洪亮,他还挽起胳膊秀出了肌肉,“我现在每天都要锻炼,身体好得很”,言谈举止间,老董展现的是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老董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堕入深渊、挣扎度日,最终在政府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他也愿意通过本报采访,向其他准备戒毒、艰难脱毒的人员的分享自己的心得,“相信政府,坚定信心,一定能告别过去迎来明天!”
思想放松,走上不堪回首之路
记者:你是怎么接触上毒品的?
老董:我今年56岁了,最初是成都一家大企业的技术工人,年轻时候还拿到了大学函授大专文凭。因为企业效益不好,我在1984年下岗了,为了生存,跟着别人南下,在边境学起了做边贸生意,那几年挣了三四十万元人民币。1990年,我去了缅甸,在当地开起了娱乐场所。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远离家乡的精神空虚,和挣钱后的内心膨胀,让我放松了自己,在周围人员的引诱下,开始接触了海洛因,也开始了我不堪回首的经历。
记者:你的身体和工作受到了什么影响?
老董:毒品这东西很奇怪,吸的时候让人亢奋,但上瘾后整天萎靡不振,毒瘾最重的是时候,我的牙齿也全部掉光了,装上了满口假牙。工作也慢慢失去了上进心,对生意没以前那么用心了,经常参加赌博,每天还要花两三百元人民币购买海洛因。我在34岁那年,回国和一个成都姑娘结了婚,然后再次去了缅甸。本来,安家后应该回归正途,但我离不开海洛因了。到了2000年左右,已经把那些年挣的钱赔光了,辛亏我果断拒绝了高利贷,及时选择回成都,要不都不知道现在人在哪里。
民警鼓励监督 漫漫戒毒终成功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戒毒的?
老董:回国后,我借了10多万元,买了一台商务车,跑起了九寨黄龙旅游运输,每个月净收入两三万元。这种高收入,支撑了我继续吸食毒品。跑车时毒瘾犯了,就把游客支到购物点,自己躲在一旁悄悄吸两口,现在想起这种毒驾行为都很后怕。其实,回国后我已经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主动开始戒毒。我先后跑到了成都重庆十多家医院,用了美沙酮、昏迷治疗等戒毒手段,每月光治疗费用就是上万元。但我隐藏自己的吸毒经历,怕被人看不起,连老婆父母都隐瞒了,也导致了靠自己的意志难以抵抗对毒品的依赖性。
记者:后来是怎么戒毒成功的。
老董:有一次,老婆不经意发现了我在服用戒毒药物,我被迫告诉了她一切。老婆自然是火冒三丈,但是平静下来后,还是积极支持我戒毒,管控我的零花钱。但因为她是采购员,经常出差,我就有机会偷嘴,戒毒自然是反反复复。前年,得知国家加大戒毒投入帮扶后,我鼓起勇气,亮出吸毒人员身份,主动到社区康复点接受基本属于免费的美沙酮治疗,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成华公安禁毒大队的民警开始关注我。鼓励我积极治疗,到家里来看望我,送上慰问品,还不断地督促我,监督我每个月去接受尿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终于彻底离开了毒品。
回归社会,自食其力,重获新生
记者:成功戒毒后,你是怎么归回社会的。
老董:离开毒品后,我有了重获新生的感觉,也把以前的手机号码换了,和毒友圈子彻底隔绝。但之前为了配合治疗,我卖掉了跑运输的汽车,家里就靠老婆的收入支撑。这时候,成华公安禁毒大队的民警,再次想到了我,好几次带我去就业局组织的招聘会。面对一家单位,尽管我超龄了,但在他们的推荐下我顺利走上了岗位。我很感谢他们,也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出勤,参加体能训练,每月配合接受尿检。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肯定,才去几个月,就当上了小组长。
记者:经历坎坷,最终成功戒毒,你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
老董:毒品的危害,自然不用说,我有切肤之痛。对于戒毒,我的体会是,单靠自己的意志和家人的监督,只管得了“今天”和“明天”,但有了政府、民警的帮助,才管得了“后天”。我身边的毒友其实很想戒毒,但都很好面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瘾君子身份被瞧不起,不愿告诉和接触公安、社区。其实,他们非常尊重我们,把我们当受害者而不是社会毒瘤来对待,这种被“当人看”的感觉,会帮助戒毒者树立信心,也是让他们监督自己,彻底远离对毒品的依赖,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找到重获新生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