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1 政府补贴家庭康护费
石其昌说,要改变现状,就要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医保报销比例,并且对不能报销的部分提供补偿,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在义乌,当地部门除了免费治疗精神病患者,还补贴一笔钱,叫家庭康护费。
建议2 家访小组定期回访
按照《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规定,每个街道除了配备一个家访医生外,每个社区都应该有一批兼职人员,长期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开展一对一或二对一的专门帮助。
赵国秋说,固定有几个人上门提供心理帮助,掌握服药情况,甚至聊聊天,是很有效的。
浙江一些地区,正在实行个案管理小组法,就是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家访小组,由社区全科医生、责任医生和病人家属组成,按时对患者观察治疗。“这个方法借鉴了澳大利亚,但还有问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很欠缺,病人家属怎么培训。”
石其昌说,在国外,对于精神病人的日常监管帮助 ,义工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帮助政府、社区,定时关心病人,还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
建议3 精神病患者白天托管
对精神病人的监管,需要政府部门、社区、家庭共同重视,完善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比如可以仿效国外的社区接管制。王顺铨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出院的精神病人,政府特别建立了一个社区服务站,收纳这些无家可归的病人,也是一个缓冲地带,让一些病人的家属有时间接受。
在上海建立了托管制,白天精神病患者可以住院,一天50元的费用纳入医保,晚上再回家住。
石其昌说,在温岭、路桥,已经建立了托养所,主要针对一些“三无病人”(没有劳动力,没亲人,慢性病患者),这些无人监管的病人,很有可能成为流亡精神病患者。
他说,家属照顾和托养场所相结合,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如果只是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统一集中到一个场所,也不利病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