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和和善善待人”——前不久,重庆綦江县留守儿童田丰豪在重庆“红色微博”上发出了第一条箴言。自此,重庆红色微博传箴言活动正式启动。“红色微博”是重庆声势浩大的“传箴言”活动的一部分。自去年4月以来,重庆启动“传箴言”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和运营商参与,让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红色箴言全面覆盖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阵地,形成上亿人次参与的活动热潮。(12月14日《重庆日报》)
“微博”是媒体,是平台。只要是媒体,就有其无色、中立、开放的一面。这种平台,在正常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可能体现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性,在有些氛围下,则体现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一面。媒体的中性特征在更广义的文化媒介体现得尤其明显。它既可以传播真理之声,也可以充斥谎言与谬误。它可以是民主、自由等进步观念启蒙民智的利器如《新青年》,也可以成为遮蔽真相、顽固守旧的帮凶,如纳粹御用导演莱尼·里芬施塔尔的作品。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社会,理当让主流的人类文化在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能让这块阵地“失守”。
就重庆的实践而言,与“红色”相对应的,当是“黄色”、“黑色”……与“箴言”相对应的,当是“空话”、“套话”、“假话”、“废话”。现如今,“黄色段子”在某些话语领域的流行,已算不上秘密。某些特别的场合,甚至能登上衮衮诸公的酒桌饭局,成为某些堪称“主流”圈子内的流行。这当然很不像话。而“假大空”的话语更不待言,谁不认为这是数十年来乃至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主流痼疾”呢?若能通过“全面覆盖”,“优胜劣汰”,将这些“害虫话语”驱逐出场,不失为大快人心的举措。
当然,人类历史上,“播下龙种,生出跳蚤”的例子向来不少,今日也未见其绝迹。做这样一件大事,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换句话说,公开宣称要达到某种目标是一回事,实际的效 果如何是另一回事。特别是考虑到“微博”这一媒体的特性,就更要精细操作。
作为媒体的“微博”,最突出的特性是开放性。“微博”短小精悍,实时传播,人皆可为,可能有利于谣言传播,但更有利于证伪。一件事说出来,若与事实不符,很快就会有人求证并予以澄清。正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谣言通过“微博”获得大范围的传播,并导致恶性后果。这与同样覆盖广泛但呈现封闭性的手机短信平台形成了鲜明对比。“微博”因此获得了相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也正赖于其可信度,使“微博”能起到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作用,比如海地地震后的救援、募捐。
真实性与可信度使“微博”成为一个崭新的媒体,它不仅是话语的传播平台,也是话语的检验平台。发表在“微博”上的话语是否真实可以得到检验,是否主流、是否为民众喜闻乐见,同样可以得到检验。它不仅能检验民众自发的草根话语优劣,也能检验一切自认为“主流”话语的文化成色。
话语的文化优劣,诚然有相对恒常的衡量标准,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传播千年的“子曰诗云”以今日之价值观未见其雅良,“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可也无人责以“俗劣”。谁来制定优劣的标准?以往,是高高在上的文化精英,但在“微博”时代,却未始不可以交付在“微博”上发言的民众。假若优秀、高雅的内容,在“微博”上居然无人理睬、乏人喝彩,岂不是颠覆了我们主流价值观一直肯定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么?假若相信群众能够辨识话语的高下优劣,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检视一下,有些自认“主流”的话语,其实已经偏离了时代发展的航向呢?
所以,要“占领微博阵地”,不仅要世界观,也要方法论。要知道最广大的群众所言所思,更要说实话、真话。在“微博”上最悲惨的事情其实还不是无人理睬,而是被大多数人引用,作为笑话“围观”。落到这步田地的,当然更应该是黄色段子。只是,“说真话”既然“戛戛乎其难哉”,“微博”之上,也就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