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批评不得。批评有如炒股,“批评有风险,欲为须谨慎”,成了新师入门必读的常识性知识。以前,只把这当作“传说”看。不承想,昔日的“传说”,今日被验证是事实!8月2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予以解读。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中国青年报》8月24日报道)
教育部重申班主任老师拥有批评权,舆论为之哗然,认为教育部的这个规定有点“六个指头挠痒,多此一举”的感觉,甚至有点滑稽。然而,在滑稽表象的背后,老师教育批评权的缺席无疑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假如教育工作者连批评学生的权利都自动放弃,学校教育将被异化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批评是一种美德。人是在批评中成熟起来的,社会是在批评中不断修正缺陷前行的。没有批评,短暂的和气与吹捧之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底的深渊。当然,批评需要付出代价。俗话说,竖的好吃,横的难咽。讨巧、恭维、客套的话,其面相长得蛮可爱,每个人见了都有享受的欲望。批评的相貌有点骇俗,所谓的大善若恶,是指针砭利弊的话语相丑味苦,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将批评当作佳肴来品尝。对于那些不喜欢被批评的人来说,认识不到批评的善意事小,要命的是对批评者产生一种逆反情绪,甚至发展到仇视情绪。沿着这个逻辑发展下去,人性的悲剧注定难以避免了。教师被学生刺杀(那些欺侮女生的禽兽教师们不在此列)的恶性事件每出现一次,教师的胆子随之缩水一点。虽然批评是一种目的善,为了学生的 未来着想,怎奈这种美德的流行需要师生间存在一种天然的的默契。没有了这种默契,批评被受批评者视作“恶”,美德也就变成了仇恨和悲剧。
批评的美德受到冷遇,与家庭教育缺乏这种美德有关。独生子女时代,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稀有资源。稀有资源必然受到珍视,对无生命的自然物来说,被珍视是一种福分。而对有生命的孩子来说,却有个量的限制。过多的被珍视,这种稀有资源会变得娇气和自私,会成为家庭小王国的主宰,绝对的垄断带来的是绝对的腐败,对国家如此,对孩子也不例外。现在的孩子脸部皮肤特别敏感,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别人的脸色稍微难看一点,多半以哭声还还击。我有时真的感慨:才一丁点的娃儿,怎么就跟我们某些政府官员似的,反感别人的批评不说,还怕批评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当作“给政府脸上抹黑”来问罪呢?
批评的美德需要弘扬,因为批评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权。这种权利不是教师的专利,而是一种人人皆有的权利与权力。曾几何时,“批评与自我批评“被当成我们的一种优良传统和工作原则来宣传。如今,“批评”反成了一个敏感的词儿,“自我批评”成了稀世珍品。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社会生态的恶化,不正是批评的武器被束之高阁的代价吗?不正是自我批评功能严重退化的结果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若学,没有闻过则喜的精神,没有内省的习惯注定难以成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教育的批评权丢不得;作为社会的其他成员,同样不能自动放弃自己的这个权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之责,首先在于言论的批评权。问题是,批评烫手,谁来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