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人骑电动车经过南京白下区后标营时摔伤,倒地不起,十几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保护老汉,防止过往汽车碾轧,直到2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始终无人敢靠近老人,哪怕伸手拉他一把。而一项调查显示,只有7%的网友表示会扶路边摔倒老人。(8月24日《现代快报》)
面对大多数人在老人摔倒时,不出手帮助这一尴尬现象,80%的投票者给出的答案是:不敢帮,怕惹麻烦。这种无奈似乎并非没有来头。这些年,在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好心却没有好报”的行善扭曲。比较典型的就是南京的“彭宇事件”。
很多人认为,这种绑架道德公然敲诈的行为,让公众如“惊弓之鸟”,甚至有学校老师也受到这种“负面影响”而无法向孩子们传递行善的美德教育。这种背景下,“不敢帮”俨然成了公众施善意识中的拦路虎。
这么看来,这些“不敢帮”和“不敢教”是一种对社会风气不好的诠释。但实际上,在善意的社会道德里,这种“不敢帮”等借口是对自私本性的一种掩盖或者推脱,是在为自身道德缺失寻找借口或者托词,是一种构建文明和和谐社会的责任缺失。
放眼全国,每年发生的扶起摔倒老人的行善 行为何止千万,在如此巨大的行善分母里,类似彭宇案等少数事件显的极其微弱,是无关大局的。而强制性的将这些个例横加到整个社会道德层面,主导道德风尚,得出一个社会风气不良的定论,显然有些偏颇。
其实,社会文明也是一个产品体系,投入多少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当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在真心实意的投入道德资本,自然就能换来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而这种进步所能带来的辐射又将让每一个社会个体在某一段时间感受到实惠和温暖。
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想享受道德弥散所带来的大爱无疆,却在需要承担道德责任的时候,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投入个人的道德资本。正是这种“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的好逸恶劳的心态,让“不敢帮”成了社会道德的“门神”。
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人,也都会有需要帮助的那一刻。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枯燥的统计数据和一些人貌似“无处行善”的无辜表白。而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由此所能享受到的权利等等。
老人摔倒了,自私的人们可以抓住几个典型来为自己开脱。但当我们的社会道德摔倒了,我们还能拿什么做挡箭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