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暂停“一票制”是不是决策纠偏?
“暂停围城收费,也是因为反对声音一直比较大。”有县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围城收费的确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应该用发展的办法,在发展中解决。”
尽管政府宣布已实现预期目标,但捆绑售票和围城收费,始终没有获得民意支持。
25日,凤凰县政府召开各界代表征求意见会,在202份征求意见表中,有159人选择拆除现场验票卡点,占78.7%。
26日,凤凰县官方微信公号向网民发起意见征求,7824张投票里,有6014张选择“撤除验票卡点”,占76.87%。
记者获取的一份材料显示,凤凰县政府已认识到旅游管理服务新体系存在弊病,其中包括各景区发展不平衡、政府和企业管理经营权责不明晰、周边群众免票政策存争议等。
3年前,收“进城费”引发了捆绑销售的争议;三年后,停“进城费”又招致朝令夕改的非议。当时的决策程序是否科学?
记者了解到,2013年“一票制”政策的出台确实并未经过严格的听证。“当初实施‘一票制’,对外不了解,对内缺少调研,没有广泛听取民意。”旅游经济专家、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李武武教授说,这次暂停政策的出台,比3年前有明显进步。
目前,当地表示将继续做好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群众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就是否取消古城围城设卡验票方式进行科学决策。
四问:“凤凰模式”有哪些问题需要反思?
在旅游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凤凰古城经历的“阵痛”,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鉴。
--古城保护需要科学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仅在0.91平方公里的凤凰古城核心区,就有1000多家卖姜糖的商店,280多家卖银饰的店铺。这种情形在丽江、大理、西塘等古城(镇)也存在,酒吧泛滥、旅游商品低质滥价等比较普遍。
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黄金铸认为,高度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的背后,是古城发展欠缺早期规划。发展初期,缺乏科学引导,导致外来资本任性闯入,令整个旅游业态扭曲。
李武武建议,政府在古城开发上要有文化传承的积极引导。“比如一些古城的原创音乐、美术等文化氛围就非常吸引人,将这样的文化氛围借商业模式传递出去,这就是开发与保护的结合。”
--别把古城视为“摇钱树”。当地人士反映,上世纪90年代,随着当地烟厂政策性关停,凤凰财政收入急剧缩水,被迫转型发展旅游。十余年间,凤凰县游客接待量从2001年的57万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1200万人次。
仓促上路的旅游改善了财政危机状况,可无论是保护、管理还是建设,都没有跟上开发的步伐。凤凰县一位领导曾打比喻:“家里装修还没搞完,大批客人就上门了。”
黄金铸指出,凤凰古城的保护之痛,对其他景区具有启示意义。“旅游资源具有不可逆性,发展一定要坚持保护第一,不能先大赚一笔,再修修补补。”
--从“门票依赖”到“景点杠杆”,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任重道远。暂停围城收费,意味着凤凰古城正逐步摆脱门票依赖。时荣芬说:“单纯的门票经济有局限性,已经不适应散客时代的旅游市场发展需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黄金铸认为,要实现大众旅游,就要有“杠杆思维”,“景区景点不是旅游的全部,而只是一个支点。依靠这个支点,撬动全方位的消费需求。”以杭州西湖为例,尽管不收取门票,却拉动了整个城市的吃、住、行等各类消费,延长了消费链条,为游客提供多维度的旅游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