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质疑医院过度治疗 医院回应诊疗符合规范
本报《被诊断需10万元手术,换家医院8毛钱治愈》的报道昨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回应自己诊断正确后,昨日上午,患者家属陈刚与家人与医院就10万元赔偿进行协商,双方“舌战”一小时未果,纠结在是否应该钡灌肠和进行造瘘手术上,医院要求患者申请医学鉴定和要求“第三方”介入评估。
虽未对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诊断是否正确作出正面回应,昨 日,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科专家李成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儿童的先天性结肠是否都需要手术要谨慎。而法律专家也呼吁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协商平台解决医患纠纷。
“舌战”一小时是否该钡灌肠和手术各执一词
“如果你不走,在我们这儿继续观察,孩子病情缓解我们同样不会给他做造瘘。” ——医院
昨天上午10点多,陈刚和小孩的干爸贺先生、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一起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与医院协商赔偿问题。从11点钟开始,双方就开始了争论,而焦点依然围绕孩子是否需要钡灌肠和进行造瘘手术。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还是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医院认为进行钡灌肠非常必要,“在新生儿阶段,如怀疑先天性巨结肠,但如病情允许,经过保守治疗腹胀缓解,可延迟做钡灌肠检查。但肠梗阻表现严重,经初步处理又没有明显的缓解,应行钡灌肠等检查排除其它引起肠梗阻的疾病,进一步明确诊断。”深圳市儿童医院外儿科主任李苏伊说,而当时小孩经过积极保守治疗肠梗阻没有明显缓解,对其行钡灌肠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不是您来了以后我们就马上跟你谈手术,而是我们做了一些保守治疗,那些治疗当时是无效的。在治疗无效、孩子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我们才做了钡灌肠检查,通过钡灌肠检查,还有孩子病情的变化,那个时候我们才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做造瘘手术。”李苏伊说,后来孩子病情缓解了,“如果你不走,在我们这儿继续观察,孩子病情缓解我们同样不会给他做造瘘。”
但是,医院的说法还是让陈刚和贺先生很愤怒,在他们看来,医院建议新出生才几天的小孩做钡灌肠和造瘘手术,明显属于诊断失误,“为什么有灌肠的保守治法你们不用?为什么广州的专家首先建议我们用开塞露和进行灌肠,而你们却做了很多检查,拍了很多片子?”
经过一个小时的“舌战”,双方仍纠结在是否应该在钡灌肠和造瘘手术上,在家属无法认同医院说法的情况下,双方不欢而散。
协商未果呼唤“第三方”进行鉴定
“请上级部门组织专家对孩子的病历做评判,这是一个公正的做法。否则的话,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就会没有结论。” ——医院
医院表示,孩子没有排除先天性巨结肠,尽管做了保守治疗,但是还是存在复发的风险。而陈刚表示,小孩在用了开塞露之后,能吃、能喝、能睡,情况非常好,并没有医生说的那么严重。并要求医院签字,“如果在未来一个月内孩子没有复发,医院就要退还医疗费和赔偿万元,若复发了,就说明医院没有失误。”贺先生说。
不过,家属的此要求也遭到医院拒绝,认为病情的发展很复杂,“任何医生是不能打包票的。”对于家长对诊治的不信任,医院希望有关部门或第三方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医疗过程做出鉴定,还原事实真相。“请上级部门组织专家对孩子的病历做评判,这是一个公正的做法。否则的话,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就会没有结论。”李苏伊说,他建议家属可以向卫人委或者深圳市医学会申请鉴定,可以请省级的或国内外小儿外科专家针对孩子的病例,对诊治过程做一个详细的评估,给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不过,陈刚认为卫人委是医院的主管单位,存在包庇的嫌疑,是否申请鉴定,他们还需要回家协商,“第一步可能会走法律程序,第二步再去找政府部门。”陈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