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新闻中心>>新闻时评
 
 
愈陷愈深的择校泥潭
2011-09-07 10:52:09   杭州网

    择校只是果,决不是因。如果以为禁止择校就能解决乱象,那就是倒果为因,事实上也禁不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9月5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乍一看吓我一大跳,说今年北京部分家长为孩子进重点小学花费达25万元!老天爷,上重点小学就花这么多,进重点中学该是什么天价?在我印象中,前几年还不过是三四万,怎么这上小学的费用比房价涨得还快呢?真是家中方一日,人间已

千年。

    细读之下,才稍稍收回一点冷汗,原来所谓25万元的花费,是择校费(即通说的赞助费)、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的总和。可见,学校执行的收费标准,很可能还是从前的3万元,至于此外的费用,比如请客送礼,那就没个谱了。所以,如此高的花费应是个别,且是由择校衍生的。不过,择校而有中介,也算是新鲜事。要上好小学,又没有门路,自然就会有人提供中介服务。这就像信访,升斗小民尽管有理,为保险起见,就去找信访掮客一样。

    谁能说当今的教育不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在以产业的方式在运作?所谓择校,简单地说,就是你想上现有规定下不能上的学校。户口所在地没有你认为的好小学,想跑到户口所在地之外的区域去上,就需要择校。好学校大家都想上,凭什么你的小孩就可以上呢?有的家长想出的办法是,在目标校附近买房,户口随即发生迁移,于是把所谓“学区房”的价格越抬越高。更多的家长则加入到排队择校的行列,于是自然就会发生“竞价”,把择校准备金越抬越高。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可能没有比义务教育阶段更乱的了。从幼儿园升小学是如此,从小学升初中同样如此,但后者在表现形式上与前者又有不同。校自然都是要择的,但升初中比升小学似乎多看一点孩子的能力,却也没有所谓统一考试,于是就发明了用证书证明能力的评价标准,催生出价值数以亿元计的校外培训市场。奥数被妖魔化、英语等级考试趋于低龄化,概由此生。也有不少知名中学另起炉灶,办自己的培训班,你要上我的初中,就必须上我的培训班,别的什么证书不好使。于是,学校就能从培训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那培训费,一个孩子一年下来也是成千上万,而且只能从中收获一个上这所学校的前提和希望,没人给你打保票的。

    禁止择校的禁令,主管部门年年发,眼见这禁令一次次成为空文。照北京的情况来看,产业链条越来越长,择校费用越来越高,说择校在泥潭里愈陷愈深也不为过。一般以为,这都是学校和家长惹的祸,主张要狠抓“校贪”,甚至把家长视为行贿者。但在我看来,只要不把择校费胡乱支配,学校能有什么责任呢?家长自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若不花钱就能上不错的学校,谁愿求爷爷告奶奶,求着给人家送钱呢?很多时候,不是你不愿掏钱,而是你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而且,现在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为孩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教育条件,正是家长的心愿和义务。

    家里有“关系”、掏得起也舍得花的,孩子就能上重点小学;家里没“关系”、掏不起或舍不得掏的,孩子就不能上,这对孩子自然是一种机会不公。为解决这一不公,有人主张恢复统一考试。考试面前固然可以做到人人平等,但恐怕行不通。小学升初中或许还能考一考,叫幼儿园的小朋友考什么呢?无非又要把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再说,以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孩子能否进入好学校的依据,这残酷性,又甚于高考之一考定终身。

    照我的看法,择校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发展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择校只是果,决不是因。如果以为禁止择校就能解决乱象,那就是倒果为因,事实上也禁不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由此导致教育的马太效应,派生出包括择校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有的小学一个年级就有十六七个班,而有的小学不需要家长掏一分钱却连三个班都招不满。去年底,教育部又发布了“禁令”,要求用3年到5年时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时间表有了,似乎还应有路线图和责任状,否则,不出三年五载,像北京这样的地方,25万元的触目纪录或许早已成明日黄花。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滕朝阳    编辑:江水    
  腾讯微博    开心  豆瓣  人人  Twitter  Facebook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太行深处 人间仙境
中秋最美地
牧歌嘹亮的生活
机器猫作者纪念馆
亚洲超模大赛开启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从“萝卜招聘”到“萝卜开会”
·重视“加名税”争议背后的“焦虑症”
·经营婚姻还是算计财产,这是一个问题
·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在基层
·网络时代,是谁让我们的隐私满天飞
·缓解“恐高症”需要技术
·“唱衰”北大清华,为何如此淡定
·怂恿女子跳楼的看客是在用生命消遣无聊
·农大的农村生源为何也在减
·评:奢华会馆有损赵本山“平民艺术家”形象
·是“仁二代”的慈善还是“富一代”的生意
图片新闻

杭网夜眼 宝宝很萌...

陈庆港携《十四家 ...

亚洲超模大赛开启

当美女遇上美女

简单中的极致美丽

调皮松鼠找坚果
热门点击
·新个税惠及9月首批领薪者
·南昌一废品收购点被查出19枚废旧炮弹
·河南黑砖窑30名智障奴工获解救 返乡无人陪
·教授发微博倡议老师不收礼 网友戏称别闹了
·台风“塔拉斯”袭击日本已致42人死亡(图)
·巴基斯坦洪灾死亡人数升至123人
·北京8月份房租平均涨至3250元
·康菲公司称已停止蓬莱油田231口井作业
热点专题 more
- 首届杭州学习节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强台风“梅花”来袭
- 2011年杭州市市级“公述民评”评议大会
- 我们的价值观——寻访城市的力量
- 杭州至福州D3115次动车脱轨
- 工程车之殇何时休
- 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发生塌落事故
- 2011外来务工者子女夏令营
- “最美妈妈”吴菊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