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1602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榜上有名。自2012年12月20日认定并公布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政府、学者和民间诸多力量的努力下正加速推进,目前已有4157个传统村落得到保护。但作为这项工作的最初倡导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却有了新的担忧。
冯骥才直言,已经建立名录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正趋向“十大雷同”。他说:“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和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留住乡愁’也将落空。”
“伤痕文学”代表人物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散文和小说名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冯骥才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并且担任《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1995年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2000年出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2000年5月担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市作协主席,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2001年,冯骥才戴上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顶“乌纱帽”。
冯骥才被归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阅历,冯骥才的作品以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冯骥才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曾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此外,冯骥才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他16岁学画,师从严六符先生,规规矩矩从《芥子园画传》起步(他保存着民国时期上海中原书局印行的这本画传),习马远、夏圭这一路北宋画法;后投在惠孝同先生门下。惠先生也是大收藏家,宋元真迹像王诜的《渔村小雪图》、郭熙的《寒林图》、吕纪的《四喜图》都舍得拿出来,教他临摹,用的是日本的圆丝绢和明代方于鲁的墨。60年代初,他也跟随溥佐、张其翼两位先生学画过花鸟。
坚守“母亲的文化”
冯骥才的另一个身份,是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多年以来,冯骥才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作家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对一些文化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于是他拉起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
冯骥才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
冯骥才弄得动静挺大,支持他的人却很少,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这让他很伤感。而且,这个活动,从始至终,所有的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但今天看,冯骥才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2003年开始,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也离开书斋,投身田野,拾掇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
如今,与冯骥才当年一起成名的作家有许多人都名利双收,年收入上百万元,有的还上了中国富豪榜。而他却不为之心动,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就一定要坚守,没有怨言”。
好在冯骥才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这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他的坚守,也必将唤醒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母亲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