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年起,“香港制造”的港产片将可以粤语原声版本在内地上映。这是8月29日中央政府与港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中,为香港电影业在内地发展提供的最新支援政策。(8月31日《新京报》)
在这个政策出台的背后,有些人高呼香港电影会回到当初的辉煌时代。香港电影协会理事长洪祖星表示,此举有助于提高港产片的产量,以及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对此 ,笔者不禁想给洪会长泼泼冷水,期待利用粤语原声能够拓宽内地市场终究只是一种幻想,要想得到市场和岁月的双重肯定,还需要回归电影的本质。
回想起之前的香港电影,《甜蜜蜜》、《霸王别姬》、《无间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无间道》是香港电影从辉煌走向末路的分水岭,然而这种没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国内的电影市场票房年年飙升,然而全球的电影产业是不景气的。全国每年的电影产量接近一千部,但是真正能够上映和盈利的又有多少呢?竞争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香港电影却也只有当红偶像加俗烂故事的片子才有市场。让影迷捧腹一笑之后根本留不下值得流连忘返的东西。
香港电影的制作手法,尽是公式与俗套,如偷听、认错人、混淆双胞胎或长相相似的人,又或假扮他人但却分明露出马脚,以及巧遇令问题复杂化或迎刃而解。如此的千篇一律让观众失去了观影的兴致。除此之外,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让当前影迷的观影习惯发生了改变。许多影迷只会选择口碑好、影响大、票房高的电影才会去电影院观看,然而在当前水军日益强大的现今,很难用票房来说明一部电影的好坏所在,只要营销做的好,取得较高的票房,电影的艺术性不会得到重视。
电影终究是一门艺术,只有回归艺术的本身才会获得影迷的肯定。当前香港电影浮躁的氛围很难创作出精品,能在大家中留下印象的不是三级片就是杜琪峰的黑帮电影,利用粤语来推广香港电影只是缘木求鱼,香港导演还需多多观察当前的电影市场,多多的去研究影迷心理。只要把观众感动,把故事讲得有趣,才会或者影迷的青睐,才有可能回到昔日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