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实施十周年。5月28日,福建省召开流浪人员救助通报会,特别提到了这一令救助站无比头痛的“跑站”现象。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半年进25次”还是“小儿科”,还有的职业“跑站人”“两年进了200多次救助站”。(6月2日《海峡导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针对广大劳动者而言的,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只要创造价值,这样的 状元无疑会得到人们的肯定与尊敬。
时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职业者,他们游离于三百六十行之外,却过着富足的生活,收入甚至超出了靠双手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以前我只知道有职业乞丐(年老体弱的除外)、职业黄牛,他们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与寄生虫没有区别,因而一直饱受社会、公众诟病,尽管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约政策,却屡禁不止,就连法律有时也拿他们无奈,这就是现实国情,不接受也得接受。
现在又出现了一门新的职业——职业跑站人,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进救助站,可你们倒好,这家跑到那家一点也不脸红,因为能跑出效益,因为能得到同情,因为制度有漏洞,所以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都乐此不疲。我们认为,职业跑站人“赚”来的钱都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换言之平时是靠纳税人来养活,如此变味走调的救助,已经背离了救助的初衷,对众多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也是一种伤害。
其实,对于厦门遇到的一些“跑站大户”,并非不可掌控,不管他们说的多么悲戚、装的多么可怜,只要联系到当地政府,都可以核实到相关真实情况,并且通过互联网查证到他们跑站的频率、次数以及真正原因,只要发现情况反常就可以有效阻止此类职业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移交司法部门,如果像报道那样一年从救助站赚取10万元,就有诈骗嫌疑,法律必须强力干预。
勤劳方能致富,劳动最光荣,职业跑站人不属于真正的劳动者,充其量只是个冒牌的赝品,现在该是让救助回归公益慈善属性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