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节能减排,去年起我国开始在各地推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予以财政补贴。该政策刚起步一年就问题重重。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披露,2010年申报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存在多种问题。发改委要求各地迅速开展自查,对节能减排弄虚作假,套取财政奖励资金者,收回补贴资金,注销资格。(7月27日《新京报》)
客观来讲,尽管骗取减排资金的性质非常恶劣,但一些地方铤而走险,骗取减排补贴的做法并不让人意外。这些年来,中央财政补贴就像一块“唐僧肉”,让不少地方政府眼馋不已。目力所及范围内,科技资金、扶贫资金、惠农资金,“没有想不到,只有啃不到”。
财政补贴之所以被一些人当作“唐僧肉”,需从程序上寻找原因。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最终获得财政补贴,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从地方审核到确定上报,都在地方政府 的掌握之中。对于地方来说,项目获得财政补贴,本身就是一个政绩;而对于那些具体负责部门,有些地方补贴分成已经潜规则化,企业拿多少,部门分几成;事先有约定,事后忙兑现。而对于补贴发放部门来说,项目补贴资金是事先立项的,也存在“不花白不花,给谁不是花”的利益寻租。
纵观整套的程序,不难看到,正是因为审核的封闭性,缺失了外部监督,导致骗取财政补贴行为频频发生。拿国家发改委披露的骗取减排补贴来说,部分项目节能量明显偏大,个别项目节能量严重失实;有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不合理;有的项目不属于支持范围。这些上报的项目,难道不没有经过地方审核吗?这些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难道真的不知道吗?
拿财政补贴当“唐僧肉”其害无穷,为此,必须打破“封闭审核”,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项目审核。一些项目的内情,体系内部或许不知,但公众往往清楚;体系内部或许作假,但公众不会。拿环保项目来说,到底有没有建,最终效果如何,那些身处第一线与项目密切相关的民众最有发言权。听其意见,让其参与,就能够挤掉项目本身的水分。把项目打回让地方自审,难免重新掉入“封闭式审核”的圈子。
需要强调的是,要让财政补贴用到实处,就得让弄虚作假者付出代价。发改委称,在各地自查后将组织抽查,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奖励,这样的约束力度恐怕还是不够。要真正增加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贴者的造假成本,还必须引入惩罚措施,让他们不敢乱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