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定法。世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换句话说,审美是一件纯主观很私人的事情。假如有人垄断了美的定义权,那么这样的“美学”总是可疑的,特别是当垄断者戴着权力手套时。
日前,金陵古城的人们就遇到这么一桩烦心事儿:近日,微博传言,南京要花费上亿元为全城屋顶统一上色,且据说是这竟源于某位市领导在视察紫峰大厦时的突发奇想。因为从这处城市地标俯瞰,一些楼宇屋顶乱糟糟,色彩不统一,很煞风景。而记者求证后发现,要上色的只是紫峰大厦视野内的100栋楼屋顶,耗资约三五千万,全是财政拨款。
经相关部门一番释疑后,当地或许觉得这个“上色风波”应该大致平息。但舆情反馈却并非如此。显然,上述说辞并没能抵住汹汹舆论。官方的自说自话,和民众感观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首先,“统一上色”行动的正当 性和正义性就存疑。相关人员在辟谣时,回避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这出闹剧到底是不是某位领导心血来潮的“拍脑袋决议”?
如果属实,那么所谓的“城市立面景观整治”就完全是“长官意志”的产
物。能有领导这样的闲情逸致,跑到城市地标顶上观览全城,并仅仅因为个人“审美洁癖”而完全不能忍受别人家所谓“色彩不一的乱糟糟屋顶”的普通民众又有几人?小民百姓只是不能忍受CPI的飙速,不能忍受油价不跌房价看涨,甚至连白菜猪肉价都让人望而生畏。一般民众除了操心柴米油盐,或很少有闲情去关心哪栋楼着色不符合自己审美,因为自家好不容易攒的清水房还没钱装呢。
南京城前段时间才因大雨而内涝。都说下水道是城市良心,是检验权力品质和行政伦理的指示剂。现在,内伤未愈,却还有闲心闲钱粉饰屋顶,而不愿进行实质性排水系统修复手术,这样的整治有多少民意含量呢?何况,财政出自纳税人,花纳税人的钱怎能不问纳税人意见,不讲个轻重缓急?
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而不是某个领导按个人喜好进行涂脂抹粉的空白试纸。“权力美学”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学、伦理学。我的屋顶我做主,是素颜朝天还是选择浓妆艳抹,旁人无可置喙。但若是千万人组成的最本真的城市容颜,却被当地主政者认为尚存瑕
疵,权力之手欲介入为之整形美容,替这座城市规划出一副理想的面容,那么,请问这种整形权力是谁赋予的?需不需要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的许可呢?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屋顶只要不漏雨,其实风格如何,色彩怎样,都不是大问题。民生问题排在头位的,绝不会是城市屋顶的颜色和装饰问题,而是民众是否有存身之所,有处世之业。食而安,居而宁,行而畅,这些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了,然后才能顾得上审美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食有肉”必须排在“居有竹”的前面,这是物质第一性问题,也是执政者的施政方向和价值次序的问题。网上有句被用滥的话“你要认真你就先输了”,在这里却可以化用一下——当权力美学只着眼于屋顶时,就已经“输”了。因为这表明权力陷入了价值迷乱,颠倒了价值次序,或也表明权力失去了有效制衡,本该为民所用的公权,成为个别权力者依照个人审美和利益意图,发号施令的私器。不管哪一种,都非民众之福。这时若无及时纠偏矫正,最终必将输掉民心,也难免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