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受政府监控的31种食品价格,10月有24种涨价。涨价范围接近80%。对此,有关专家再次王顾左右而言他,11月4日《中国日报》载文:《部分农产品连续涨价 专家称炒作门槛低无监控》。尽管自2004年以来,我绝不指望号称经济学家的人有良心,但在今天这样的农产品连续涨价的现实下,他们还是连经济学常识都弃之不顾,难道是利益遮蔽了他们的心智?
把农产品连续涨价归咎于“炒作门槛低无监控”,在深受高房价压迫的民情下,只会对已经紧张的社会情绪火上浇油。因为,抬高炒作门槛和反复的调控政策,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实质的影响,而面临老百姓吃菜难的问题,还用“门槛”和“监控”来“自圆其说”,莫非要让“吃菜难”成为“住房难”的延续?假如农产品连续涨价真的因为“炒作门槛低无监控”引起的,那也应该在调控房地产市场见到明显收效时再说不迟,何况,农产品连续涨价的真正原因恐怕不完全是市场本身的问题。
按照常识,涨价作为市场行为,应该是供应出现普遍短缺引起的,这种短缺如果排除人为囤积的因素,就是农业出现整体性歉收。农业歉收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减少种植面积。但今年还没有发生整体性的自然灾害,种植面积是不是因土地开发而紧缩不得而知,但陕西农业厅果业局局长王振兴在电话采访中告诉《中国日报》记者:陕西苹果没有减产。那么,在已知的信息中基本排除农业出现整体性歉收的前提下,引起农产品连续涨价的因素就剩下经济过热和货币泛滥。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教授李稻葵日前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直陈:“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今年前9个月,国内广义货币供应总量为69.64万亿元,同期GDP总量26.866万亿元,两 者之比,已达到惊人的2.6:1。(11月4日《东方网》)。这就是说农产品连续涨价的“张力”来自货币的“洪峰”,如果说这个“洪峰”在前期房地产市场中得以排泄的话,由于今年4月中旬和9月份对楼市的两次重点调控,至少使楼市无法继续升温,投资市场出现了转向,农副产品市场凸显了部分产品的暴涨,就是这些多出来的钱在寻找出路。
如果这些“多出来的钱”用于实业投资提升产业能力,就对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投资通道狭窄,相关政策的前瞻性不明晰,市场经济还不够深化,所以大多热衷于用于短期投机。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个产品都可能成为这部分“多出来的钱”的排泄口,即使相关政策紧跟着限制甚至打压,形成的民生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
之所以货币泛滥会引起民生问题,因为这些“多出来的钱”不是人人有份的,增发的货币不是一次性、均匀地投入到经济体中,而是在长时间内通过某种特定的渠道陆续进入经济体的不同部分。受限于行政垄断、行政许可、政府行政决策等,那些最缺钱,且急需发展资金的市场领域,因门槛高企,投资进不去,造成了经济发展结构性的短板。这种经济发展中的失重状态造成的混乱,致使市场一直无法有序行进,矛盾此起彼伏,调控接二连三。
然而,某些应该对此比谁都看得懂,也最有发言权的“经济学家”,却装疯卖傻、避重就轻,认为这样就是在为国家说话。他们发出形形色色关于通货膨胀的奇谈怪论,实际上对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宏观调控是有害无利的。不管鼓吹“中国要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还是认为“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长远来说有利于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带来的民生问题已经日益加剧了,百姓的亲身感受和某些专家的荒谬言论早已形成惊人的反差,这也许正是值得反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