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梁明星)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春运大幕拉开,手机购票因便利快捷受到越来越多用户青睐。近日,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购票APP上购买机票时,只填写一个手机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交易。这种“无主动授权、无醒目提示、无支付密码”的“三无”购票支付方式,遭到不少网友吐槽“缺乏安全感”。
近日,贺女士通过“去哪儿”APP购买一张从杭州飞往北京的机票。选定航班班次、填完个人信息后,她用一张储蓄卡付款。由于此前该卡并未绑定“去哪儿”APP,她按照要求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之后收到一条6位数的验证码短信。原本,贺女士认为这只是验证信息,但输入后惊讶地发现,竟在瞬间被动完成了交易,第三方平台从银行账户划走了1000多元机票钱。贺女士疑惑:“支付难道不需要支付密码吗?怎么能只凭一个短信验证码就直接划款?”整个过程平台从未提示这是在进行支付交易,也没有明显提示输入验证码即为确认支付。贺女士储蓄卡发卡行工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经用户同意,工行网银等支付渠道是可以开通300元以下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其他都需要支付密码或者网银密码,“但是,和第三方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后,可以授权平台通过其他方式验证、完成支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快捷型支付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如何更好地保障用户隐私、优化安全系数等,同时还要有兜底方案,完善补偿机制。
这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如何?记者使用一部他人的手机,分别登入2个不同的购票APP进行购票操作。由于该手机已分别在两个APP绑定了银行卡,记者在根本不知道该卡密码的情况下,仅凭借一条验证码短信,就顺利购买了一张500多元的机票。一些提供免密支付的机构称,他们大多会通过技术手段和业务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支付安全,比如通过反欺诈系统监测用户的交易行为并对异常交易进行预警,通过数字证书技术保证交易设备和交易过程的安全,对商户进行严格筛选等。律师表示,目前支付方式多样,必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交易平台有义务引导消费者进行选择,告知消费者支付风险,在交易过程中对支付步骤作出明确提示,保障消费者的支付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