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留学五年,回国后就业并不是很顺利的周正(化名),多次碰壁后,做了一番思考和决定,“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动手类的,想去学一门技术。”由此,26岁的“海归”周正踏进了青岛技师学院第五届大学生技师班。
放下身份学技术 对得起二次选择
青岛技师学院第五届大学生技师班已经开课两周,对于这两周的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名学生周正自称感觉还比较适应。 “虽然毕业两年多了,但因为高中学的是理科,底子还在,目前的一些理论课程还是很好消化。操作课目前主要是认识机床零件、了解符号的作用等,也没觉得有太大难度。”周正说。
青岛技师学院第五届大学生技师班里,有来自全国20多所大学的59名大学生,他们在此开始专业技能学习。这些学生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大学、黄淮学院等不同学校。不过,与众多同学不同的是,周正多了一个身份,“海归”。
“来到这里学技术,我想大家又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了。不管是什么身份,或者是背负了什么样的压力,都要放下,这样才能对得住我们下定决心做的二次选择。”周正如是说。
回国找了份临时工作,月薪1600
周正来自临沂,2009年高中毕业后,他申请去韩国京畿大学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一年语言学习及四年的专业课学习,2014年,他顺利从京畿大学毕业,并回国找工作。
刚从校园走向社会,周正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还是抱有较大希望。考虑到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周正把就业城市锁定在了青岛、日照等沿海城市。然而现实却给了周正沉重一击。“我发现我这个专业其实并不怎么好找工作。”周正称,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理论性偏多一点,但是在应聘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公司更注重经验。 “销售类的工作倒是很多,但我又不适合干销售。”周正自我分析说。
为了能够先养活自己,周正又回到了老家,在沂水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工资一个月仅有1600元。两年间,周正去过很多场招聘会,也尝试过参加地方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正了解到青岛技师学院开设大学生技师班。“毕业两年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我感到压力很大。”周正坦言,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去学一门技术。
父母抹不开面子,刚开始很反对
然而,当周正的父母听到儿子要学技术的想法后,他们感到很惊讶,并持反对意见。
不过,周正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周正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在他们看来,儿子去国外读了大学,现在竟然去技校学技术当工人,这会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儿。
“父母还是希望我能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编,找份稳定的工作。”不过,在这两年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正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其实那个专业并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当初出国,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从小被家长安排,那个时候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周正坦言,两年的求职经历,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重新认识。
“小时候我就喜欢拆收音机,摆弄一些机械,我想去学一门技能。我觉得现在拥有一门技能还是挺吃香的。”坚定自己的想法后,周正也终于说服了父母。
“现在都说‘工匠精神’,我在留学时也发现了国内外技术上的差距。”周正对自己将来要在车间做一位一线工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还有了自己的规划,在学好、学扎实技术的同时,向管理岗位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