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孩子缺的不只是学费
严 阳: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或许太过强调亲情了,太过强调父母的责任了,所以,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家——富豪也好,小康之家也罢,甚至于贫困之家,习惯上会将孩子从读小学到读大学的一切费用全包下来。并且,因为今天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确实不小,所以,对孩子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比如说,今天的孩子读大学之前,有几个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的?有几个 平时帮助家中洗过碗、拖过地的?更别提烧饭做菜了!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孩子们的自立意识极度淡化,生活的基本能力欠缺,对父母的依赖性极强。
更加要命的则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此以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既然都是应该的,所以,当读大学家中经济出现了问题,无力继续承担起学费,而需要他们通过勤工俭学一类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自然就可能生气乃至愤怒。
我们恐怕就不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小柱。而小柱的父母固然应该反思,我们其他更多的家庭同样应该反思。作为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背后有逼仄的民生问题
张贵峰: 尽管针对贫困大学生,我们出台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但总体上说,贫困家庭供养孩子上大学的难度,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如据教育部数据,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经费总额为369.65亿元,而同期高校家庭困难学生高达527万人。这意味着,即使所有资助都用于贫困大学生,人均也不过7千元左右,仍远低于大学生的实际供养成本,贫困生上大学的主要供养者仍是其贫困的父母。
上大学的供养成本,从理想状态来看,既不该主要依靠父母,也不应过于依赖政府和社会,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供养”。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勤工俭学就非常普遍。
但在目前就业岗位缺口巨大、“大学生就业史上最难”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尚且就业不易,在读大学生如何能轻松“自我供养”?在教育及生活成本不断攀升而预期薪水又不断相对走低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即便能够找到兼职工作岗位,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供养”?大量已成家立业的青年尚且普遍“啃老”,我们又如何能简单苛责仍在求学的大学生“啃老”?
面对这个极端案例,需要反思不只是法律权责问题、道德伦理、教育问题,还有许多更为现实逼仄的民生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