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的高考一号预警,引起多方关注,其称各地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近期破获了4起涉嫌贩卖虚假高考试题进行诈骗、贩卖作弊器材破坏高考秩序的案件。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违法犯罪分子的谣言,不要购买、使用虚假高考试题、答案和作弊器材,不要违规越线。对高考作弊者,一旦查获,不仅取消今年录取资格,还将取消下一年度报名资格,违反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6月5日《新京报》)
每年的高考前夕,教育部都会发布高考预警,内容从加大对学生作弊、替考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到通报涉嫌高考诈骗、贩卖作弊器材等恶性案件等,林林总总,但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维护高考良好的考风考纪,给考生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
即便如此,历年高考期间,高考作弊事件仍然不断出现。比如,2007年天津7名高考生作弊、2008年浙江永康9名高考生利用无线电舞弊等。追究这些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原因有许多,有的是提供作弊器材不法分子的为非作歹,有的是教育部门片面追求绩效的一时糊涂,但还有更主要的一点就是:高考生的诚信缺失、心存侥幸。
可以说,高考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年辛苦一朝分明”,几多艰辛,几多努力,大家都希望能从高考成绩中得到最深切的回报。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之视为“坦荡”作弊的理由。因为高考,不仅仅是对一个学生十几年所学书本知识的综合评定,更是对其心理素质、道德信仰的一个综合考察。
而诚实守信,就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是所有高考生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儿。教育部早从2004年开始,便明确要求考生必须在高考考试前阅读并签字认可《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参加考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考生实施“诚信档案”管理,其违规舞弊事实及处理结果,都将进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
这不是一纸空文,而是一把实实在在的道德杆秤,通过它,能够称量出品质的优劣、道德水平的高低。在此杆秤的丈量下,每一个高考作弊生都将无处遁形,擦上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而每一个诚实守信的高考生,都将会获得人们由衷的欣赏与赞誉。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愿每一个高考生,都能明白其中道理,在《诚信考试承诺书》的感召下,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踏实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