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城市化进程结果,表明越来越多务工人员以城市为家
“父母来北京过年,感觉春节假期变长了。”小曹说,由于父母已经退休,春节前可以早来,节后晚走,也节省了自己往年花费在回家路上的时间,所以感觉春节假期很充裕。
对于“反向团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从大的方面看,越来越多的人反向流动可以缓解春运压力,对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来说可以促进消费。而对留下来过年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经 济实惠的过年方式。
“日暮乡关何处是”,乔新生从更深的层次分析,“究竟何处是家”,契约社会和乡土社会对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反向团圆”增加反映了中国从乡土社会向契约社会的社会结构变迁,说明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流动社会。
他还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开始加入“反向团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也表明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开始以城市为家。
有专家分析,春节前从一、二线大城市回乡的客流巨大,节后返城的客流又会集中爆发。根据这种潮汐流动的特点,如果“反向团圆”能成为一种潮流,有利于客流的双向平衡,可以大大提高春运运力的利用效率。
专家认为,接家人来城里过春节,还需社会、企业助力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反向团圆”仍以白领家庭为主,尤其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工作的人居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说,对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他们在老家有根。他们可以把父母接过来,但是不可能把爷爷奶奶等亲属都接过来,所以“反向团圆”可能只适合少数人。目前,回家过年仍是主流,“反向团圆”相对还是少数。
他认为,只有当进城务工群体形成大规模的“反向团圆”潮流,返乡人口与反向流动的人口对称了,才可能对春运紧张情况起到大的缓解作用。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反向团圆”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限制因素。
比如,白领一般有自购住房或租住的房子,“反向团圆”容易实现,而对于没有个人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接家人进城过年就很难。
再比如,一些人反映,带薪休假难落实,一年之中春节是少有的回家探亲时机。另外,在大城市亲朋好友少,老人过年时容易心理孤单,也是“反向团圆”的不利因素。
乔新生则认为,应鼓励“反向团圆”等多元化的过年方式,防止大城市春节期间“空壳化”。在一些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定期流动,导致这些城市的第三产业,像家政服务业、餐饮业等周期性萧条,所以可以加强市场调节,比如通过提高假日期间的工资等方式,让更多的务工人员“反向团圆”。
广东明朗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朗介绍说,企业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团圆活动,一次在暑假,一次在春节期间。厂里会为来广州与父母团圆的家属及小孩报销路费,还请大家一起吃饭,并组织大家游览广州的风景名胜。
有专家认为,从企业角度来看,应加大对员工“反向团圆”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希望政府和社区能够出台更多的措施,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留下来过年,接亲属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