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有初生牛犊劲
90后:懂得未雨绸缪
一家机械公司的招聘人员透露,在这场针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专场双选会上,竟然有几位2013年才毕业的大学生前来咨询,这是以往招聘会上没有遇到过的。
“他们不是求职,只是来问公司的需求,希望在未来一年来,在学习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和调整。”他认为,这一代的孩子,可能在80后的学长学姐身上,看到了求职的艰难,懂得了未雨绸缪。
对比 90后的未雨绸缪,这位工作人员说,80后的应届毕业生身上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对职场形式并没有看得很清楚,正因为这种“迷糊”,让他们敢于尝试,可以收获意外的惊喜。
90后求职要求 需要一个舞台
小崔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双选会现场没有急于“广撒网”,到处投简历,而是仔细的询问用人单位招聘的具体要求,以及未来的工作去向。
“我需要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个自己可以发挥才能的舞台。”他说,从大二开始,自己就在几家建筑单位实习过,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目标很明确,先当施工员再成为项目经理,最后争取能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
不少90后的应届毕业生抱着和小崔一样的想法,“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一个职业,这份职业可以实现我们的抱负,让才能有发挥的空间。”重庆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刘说。
70后80后90后择业对比
昨天下午,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曾在重庆师范大学任教多年的著名作家莫怀戚,对70后、80后、90后毕业生择业情况和心态变化进行了对比。
比较重视工资待遇
不太考虑快乐轻松
莫怀戚说,70后前半期的毕业生,很多是由国家分配,带有计划经济痕迹,将政府机关、国有单位作为绝对的“正宗”。
70后毕业生比较重视工资待遇,对工作是否快乐轻松考虑得不太多。在工作之后,70后往往想方设法稳定,实在不满意工作了,才会选择跳槽。
进校就有择业方向
愉悦求变想法更强
80后的学生自己找工作的观念已经形成,进校后就有了择业方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很多学生甚至到了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很少来上课,离开学校实习。莫怀戚说,除了明确择业方向,80后在择业时开始重视工作是否愉悦。
虽然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仍是80后择业的主要选择方向,但民营企业也是选择对象而不是“候选”。此外,80后对工作是否愉快要求的比例上升,求变的想法更强,在工作的工程中随时可能跳槽,读研,出国深造。
工作不是人生全部
看重自由度快乐度
莫怀戚说,90后的学生尚未大规模走上职场,但从择业倾向上来看,已经不太在乎是否国营民营,而是把工作自由度,轻松度,快乐感看得更重,择业的灵活性不低于80后。
他认为,90后把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认为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人生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别于70后、80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