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残疾人,之所以为人们熟知,是因为他在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的情况下,开商店,养獭兔,自强不息;之所以为人们尊重,则是因为他把自己精心饲养的獭兔,以“爱心接力”的形式无偿送给其他残疾人,带动上百人脱贫致富。他,就是(山东)平阴县东阿镇苏桥村的陈泽忠。
当头一棒:
求学期间突患“死不了的癌症”
1991年,在陈泽忠16岁时,忽然有一天,他感到腿疼,继而是腰痛,然后 扩展到整个背部都痛,到医院一检查,竟是“强直性脊柱炎”,同时,这个病还有个别名,叫“死不了的癌症”,至今医学上没有办法查明病因和有效治疗方法。得知这一消息的陈泽忠,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从那以后,一天到晚只能坐着或躺着,偶尔站站,连路都走不了,他坦言,那时候看不到一丝生活的希望。
家里人并未因此放弃给陈泽忠治疗,从那时起,父母不分昼夜地照顾起他的衣食起居,哥哥四处求医问药,很快,原本还算富裕的小康之家变得一贫如洗。
重新起步:
鼓起勇气直面生活 他开始了自主创业
转眼间,陈泽忠已成年,家人多年的不离不弃让他决定开始接受并面对自己的生活。2005年,在大哥的帮助下,他在村里开起了一个小商店,每隔几天由大哥从镇上捎点货物,他来销售,开始了自主创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泽忠对做小生意渐渐摸着了一些门道,大脑中有了一个对他而言近乎疯狂的想法——自己进货销售。
若是正常人,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陈泽忠而言,却比登天还难。就这样,生性倔强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了行动。自己进货要有交通工具,“货车”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陈泽忠选购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为了方便使用,他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了改装,“不能坐着,就把座位去掉;把手太低,就提高30公分……”如此一来,“货车”问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即便是如此经过仔细改装过的“货车”,也没少让陈泽忠栽跟头。在苏桥村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经常出现人仰车翻的场景。好在一段时间下来,他终于可以平稳的骑车了,生意也越做越好。
援助他人:
利用养兔特长向他人递出爱心接力棒
2007年,在一次进货途中,陈泽忠认识了同是残疾人的闫允岱,得知他养獭兔发了财,不安分的心又打起了鼓,“獭兔的市场前景很好,而且养殖技术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獭兔可以在家饲养,很适合我的身体状况”。于是,陈泽忠又一次从头开始,先是买了一对獭兔试养,摸着门道后逐步扩大规模,最多时达到一百多只,“獭兔的价格年年上涨,今年种兔能卖到150元一只,肉兔能卖到90元一只。”
从2008年开始,他联合闫允岱,每人每年赠送3对獭兔,并帮助受赠者掌握饲养技术,迄今已有五六十位残疾人受益,并且所有的受助者都自觉参加了下一轮的爱心接力。陈泽忠说,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身边的残疾人都和他一样,养殖獭兔走上致富路。(通讯员 赵军 刘敏 记者 林雯雯)
残疾人面点师
用心学得一手好手艺 “我没有巧手,我靠的是耐心”
提到面点师,相信大多数人马上便会联想到一双巧手,这双巧手总是能经一番把玩便将一个个面团拿捏成各式精美的面点。可在大观园街道办经五路社区的面点师孙勇做面点靠的却不是一双巧手,而是他的耐心。
记者见到孙勇是在他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因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才50多岁的孙勇手指、腿部等多处关节已经开始肿大,走起路来也显得有些吃力。“这套房子是我父亲的,他是个警察。”对于房子的描述,孙勇只说了这么一句。进到他家,开门的是她的妻子,孙勇告诉记者:“家里就我们两口子,我早就失业了,她现在也退休了。”
记者了解到,妻子退休前也只是名工人,因此退休工资并不高,而自己又失业在家,所以生活并不宽裕。谈起如何想到学面点,孙勇的回答很直白:“当时是社区组织的培训,专门针对残疾人的,一个月左右,算是速成吧,我也是想着多学门手艺。”孙勇告诉记者,跟自己一起学习面点的都是残疾人,一共学会了52种面点的制作技巧。
记者刚一坐下,孙勇便指着桌上的几样面点给记者介绍起来,面点的花式、品相确实十分诱人。“我的手指关节都已经肿了,所以做起面点来就很吃力,尤其是需要捏合、调整的面点,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不过我喜欢这种挑战,我有的是耐心,别人做一次,我可以做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说句骄傲的话,只要是老师教过的面点,我都能完全按照要求做出来。”孙勇显得有些自豪,他还将他学习的笔记拿给记者看,本子上散发着浓浓的糖面味儿,可是记录的内容却那么仔细认真,甚至还带着图解,“怕时间长了忘了,就画了简图,这就需要不小的耐心。”在他看来,他的耐心似乎可以破解一切困难。
当问及孙勇今后的打算时,他告诉记者,说实话这个还真没想好,“给别人打工很难能碰到合适的,自己干一方面需要考虑成本,另一方面真的批量生产我的速度还是不行,还需要聘人,所以会不会以这门手艺为生还很难讲,目前来说我做面点还是处于养生阶段吧,不过如果社区有人想学或者需要帮忙我倒是很乐意效劳。”说到这儿,孙勇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