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首届10597名免费师范生走出校园,陆续走上三尺讲台。施行4年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9月28日《人民日报》)
从这份成绩单中我们看到,首批免费师范生90%以上去了基础教育还很薄弱的中西部任教,39%进入县镇及以下中小学。但同时,还有一些毕业生,对回到中西部有些无奈,对执教基层心有抵触,部分省区竟无一人在农村执教。免费师范生政策如何走得更远,实现其为农村培养教师队伍 的初衷,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免费师范生不愿意回到农村任教,这其中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些大学生们而言,农村条件的艰苦想必没有人会比他们更清楚,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几乎是所有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理想。与此同时,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较差的待遇,就像一堵高墙阻挡着他们回去的脚步。因此,只有解决乡村教师的生存环境问题,才能吸引免费师范生扎根基层。
免费师范生生源的不均衡问题,也是导致他们未能“触底”的原因之一。在贵州,首批免费师范生由于素质高,成了各地争抢的“香饽饽”,还未到农村就被“抢”走了;而在江西,这些免费师范生又成了“负担”,因为每安排一名免费师范生,都需要相应的岗位、编制和资金来支撑。对于这种“饥饱”不均的现象,如果能通过政策的引导,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向教育薄弱地区,无疑会更好地促进政策初衷的落实。
以目前的培养规模来看,免费师范生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地方师范院校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也开展了师范生的免费教育,如何吸引更多的地区加入进来,也是我们应当重点开展的工作。相对于那些更容易出政绩的大工程、大手笔来说,免费师范生教育对一些地方政府显然缺乏吸引力,但就其影响来说,后者显然是一项惠及子孙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将这项工作也纳入到政绩考核指标当中,以行政手段推动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开展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否应当更有针对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显然需要我们在更深入的领域开展探讨,对于后一个问题,笔者想要罗嗦几句。目前,我们的师范类院校培养方式,主要是针对城市教育模式。然而,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更有乡土气息,规模也要小得多。如何针对这种特性,更科学地培养免费师范生,显然是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应当研究的问题。或许,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在农村得到广泛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