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医生转行当老师 为爱6年独守12个山里娃
2011-09-11 18:38:31   杭州网

放学后,杨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

  8日,马龙村小,教室窗户玻璃破损、屋顶漏水,但杨老师教得认真,孩子们也学得很用心。

体育课上,杨老师和孩子们玩游戏。

  綦江马龙村小仅12个学生,唯一老师杨友芬一守就是6年

  杨友芬的3个愿望

  ○学校里有一根真正的旗杆,那样孩子们就能升旗了。

  ○孩子们能有一些课外书,好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所断电的小学校,教室里的电灯能早点亮起

来。

  昨天是教师节,学子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向自己的恩师表达祝福。而綦江县马龙村小唯一的老师杨友芬,也第六次迎来了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綦江县赶水镇海拔千米的马龙山上,悠悠白云下,杉树顶上飘着红艳艳的国旗,远远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所常常笼罩在云雾中的小学校,只有一个年级、12名学生,37岁的杨友芬是马龙村小唯一的老师。村里老老少少都知道,杨老师以前是医生,为了孩子们有学上,她中途转行,守着这个小学校,一教就是6年。

  13个人的升旗仪式

  马龙村的村民最爱绕道到小学校,看杨老师带着孩子们举行升旗仪式。13个人的升旗仪式,没有旗杆,国旗高高地挂在杉树顶上,也没有录音机播放国歌,杨老师便带着孩子们放声歌唱,稚气的童声回荡在山间。“杨老师年轻,有文化,学校虽然小,但她把学校管理得和其他学校一样好,一切都很正规。”村民们告诉记者,杨老师以前是医生,很爱干净,自从她来了,学校的犄角旮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受她的影响,孩子们也变得爱整洁了。

  “村小没有电灯,没有电铃,没有录音机……如果没有杨老师,这里怎么看都不像是学校。”村民们说马龙的孩子苦,连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没操场,没路,六间砖瓦房就是教室,教室外的小路,一到下雨天,就跌得孩子们满身泥汤。

  杨老师今年暑假找到村上,由村里出石粉,当地一位矿主赞助水泥,杨老师领着学生家长们干了两天,给小学校修了一个平整的水泥篮球场,还铺上了硬化路面。村民们说,小学校在杨老师的打理下,越来越像模像样了。

  “让杨医生当老师吧!”

  大人们说,马龙的孩子太苦了,在村小上学,孩子们普遍要走半小时到40分钟才能到校。而到了3年级,孩子们要统一转读山下的中心校,那所学校更远,单面要走上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年龄小的孩子实在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所以村里需要一所村小,让低年级的孩子就近上学。但马龙山太高,小学太远,外面的老师不肯来,村里的老师年纪逐渐大了,渐渐的,孩子们没有老师了。

  “三桥九洞石狮子,石仓岩风吹湾斗滤子。”这是一首当地民谚,说的就是马龙山上全是石头,这里是市级贫困村。“娃娃是马龙的希望,他们发展好了,马龙才能好。”大人的愿望很质朴,希望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将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但学校没老师怎么行?焦急的家长们找到村主任,想请上过医专的杨医生来给娃娃们当老师。

  “医生比老师收入多,杨医生能同意么?”2005年,村主任忐忑不安地找到杨医生,没想到一提话头,杨医生就同意了,于是杨医生就成了杨老师。说起杨老师,全村老少无人不夸她好,为了村里的孩子有学上,她毅然放弃乡村医生的资格,半路转行教起了书。工作时间变长了,责任也大了,收入却减少了。但杨老师不后悔,她说村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没人肯来教,她就一直教下去。

  她全家都搬到学校附近

  杨老师把家搬到了距离小学只有两三分钟路程的地方,其丈夫也把养鸡场办到了马龙山顶,婆婆则每天给她送饭。全家人的生活都围着小学校转,他们用行动支持了杨老师的选择。

  杨老师说,她有三个愿望,希望孩子们的学校里有一根真正的旗杆,那样每周一朝会孩子们就能升旗了。希望孩子们能有一间装满了课外书的阅读室,在学习的同时能通过书本多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希望因线路老旧而断电的小学校,教室里的电灯能早点亮起来,这样就能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

  “孩子们尽管生在山里,但我希望他们的学校能和山外的孩子一样。”杨老师说,为了马龙村的孩子们,她会努力的,让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学校,越来越好。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刘琳    编辑:王川    
  腾讯微博    开心  豆瓣  人人  Twitter  Facebook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太行深处 人间仙境
澳门国际烟花赛开锣
仔细一看 我中奖了...
瑞士古镇萨永庆祝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月到中秋分外明
·“红星”再闪亮也别“罩”儿郎
·教育均衡,教师待遇先均衡
·“高楼时代”,安全隐患怎么办
·美女“约会体”为啥走红?
·“快女”就像一面镜子
·新华时评:应付民意的听证会不开也罢
·撒野式婚俗恶搞当摈弃
·走穴专家正逐渐沦"帮凶"
·愈陷愈深的择校泥潭
·顶级鉴定专家成了梁山何道士
图片新闻

杭网夜眼 宝宝很萌...

陈庆港携《十四家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盘点经典教师角色

这些高手身怀绝技

模特彩绘变身野兽
热门点击
·今年中秋月6年来首次十五最圆
·教师1年在图书馆偷书两千余本获刑
·新个税惠及9月首批领薪者
·南昌一废品收购点被查出19枚废旧炮弹
·河南黑砖窑30名智障奴工获解救 返乡无人陪
·教授发微博倡议老师不收礼 网友戏称别闹了
·台风“塔拉斯”袭击日本已致42人死亡(图)
·巴基斯坦洪灾死亡人数升至123人
热点专题 more
- 首届杭州学习节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强台风“梅花”来袭
- 2011年杭州市市级“公述民评”评议大会
- 我们的价值观——寻访城市的力量
- 杭州至福州D3115次动车脱轨
- 工程车之殇何时休
- 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发生塌落事故
- 2011外来务工者子女夏令营
- “最美妈妈”吴菊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