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以事实为依据,那么故宫就应当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而不是面对别人善意的提醒,反而显出一副“无所谓”的隔岸观火架势。
当舆论对故宫自查自纠的质疑尚未平息,新一轮网络监督的探照灯再度聚焦到这座文物圣殿。网友再次爆料,称故宫近年发生多起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的事件,相关情况未按要求上报主管部门。
网帖爆料是否属实,还需要详细调查,一个胸襟坦荡的部门,在事实真相尚未查清之前,优雅的姿态应该是对网络监督表示欢迎,而不是相反。遗憾的是,面对又一次的网民曝光与质疑,故宫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不是正视此前的错误,也没有感谢网络的监督,更未体现出对公众质疑权利的尊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文物损坏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不仅未予正面回应,反而声称“在网络上打口水仗没有意义,要以事实为依据”
,在反复被追问帖子是否事实时,抛下一句“我不便跟你说,随他说吧。没关系”。
既然要以事实为依据,那么故宫就应当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而不是面对别人善意的提醒,反而显出一副“无所谓”的隔岸观火架势。在这样的回应中,一开始将自身置于与民意为敌的境地,似乎故宫之内自有逻辑,根本无需理会那墙外的喧嚣。因而,就算此前被曝出了真事故,这样的监督在其眼中也“没关系”,因为这“又不是什么新闻,故宫对事情的处理都是有据可查的”。
既然是“有据可查”,为什么不把相关的处理公布出来,让焦急等候在“门外”的民众看个清楚呢?又为何在网友质疑“瓷器门”处罚太轻时,却抛出“内部管理规定,不便对外”的怪论。从“家法”不便公开到彰显无辜的“没关系”,不知在他们眼中,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监督才是需要重视的。
从星巴克事件到毁坏文物事件,网络监督原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一路走来,故宫似乎并未将这种监督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治疗”,相反隐含着一种轻慢的态度,对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一如既往地漠视。
有人说故宫的声誉也是一件易碎的“瓷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待别人批评和监督的态度,决定了自己的声誉,决定了自己能否取信于人。目前来看,故宫对待社会监督的态度,并没有起到正向的作用。面对处罚太轻的质疑,面对新的文物损毁曝光,面对私自拍卖馆藏珍贵文物“创收”的猜疑,故宫当真是那个“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亦或心底害怕有什么“不便对外”的隐情或潜规则被揭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