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新闻中心>>新闻时评
 
 
试点骑自行车外出办公难逃观赏性规定宿命
2011-06-21 06:25:53   杭州网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日前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试点推行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

    应当说,出此主意用意不坏,但非上策。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副主任董奕斌表示,试点公务自行车的主要用意在于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尽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使用公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乍一看,此举确实出发点不坏,也不缺“人咬狗”新闻看点。

    问题是,试点骑自行车外出办公可操作性太差,弄得不好甚至执行力为零。首先,“3公里范围内”是个难以准确界定的相对模糊标准,可以不同理解,可以人为变通;再说,规定本身不具硬约束力。根据规定,凡是发放了公务自行车的单位,要求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执行公务活动时,原则上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在我眼中,一句“原则上”而非“一律”

基本上自始已将执行力架空。更何况,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并非强制,毕竟要考虑办公效率”。换言之,这又等于友情提醒此项规定属于软约束,可以随便执行任意变通,在“考虑办公效率”的天然藉口下,官员大可以该咋的就咋的。

    事实上,在官场,公车尤其是官员专车准专车乃是一种权力身份的象征,大抵可以肯定的是,除非官员在价值理念上真正认同接受绿色出行理念和节约平等理念,并业已形成意识形态上的文化自觉。比如现下在我所居的小城,就有不少公职人员原本骑自行车上班只要10分钟,遇塞车开车却须20分钟甚至更多,且前者有益健身环保,然而人家仍然选择后者“死要面子活受罪”,因为汽车象征身份地位。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地制定的《省直公务自行车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同时规定禁止公车私用。我不禁想问,连汽车公车私用都管不住,自行车公车私用能管得住吗?连自家上班出行都不愿骑自行车,自行车会有人愿意公车私用吗?禁止公车私用到底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吗?因此,我敢断言,中看不中用的试点骑自行车外出办公难逃“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的“观赏性规定”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公车管理最为公众口诛笔伐的是其折损公信力,最须动真碰硬兜底解决的是超标准配车、违规配备专车、公车私用等沉疴顽症,当务之急最须要正本清源取信于民的,是以公开公车配备使用费用支出,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而非小打小闹的限制公车出行之类,更不是试点骑自行车外出办公之类“观赏性”变革。而令人遗憾的是,一茬复一茬,公车改革整治了n年,人们见到的仍然是原地踏步。在我看来,就治理方略层面诊断,该硬不硬避实就虚堪称导致沉疴顽症的根源。比如早在1994年中央两办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也就是说,除了省部级干部外,副部、副省级干部不能享受“一人一车”的专车待遇,更遑论厅局级以下官员。然而,当下不少地方且不说市、县主要领导“一人一车”常态化,乡镇官员甚至小科长也开始“专车”化。难怪广东省长黄华华曾直言不讳:“公务车太多了,过去副省长以上才有专车,现在有的股长屁股后面都‘冒烟’。”

    反正,在我看来,无论如何,试点推行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显然不是当下公车改革整治的要害和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易晔    
  腾讯微博    开心  豆瓣  人人  Twitter  Facebook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最完整宇宙3D地图
杭州西湖长桥被淹没
船在江上江在雾中
最好色的城市建筑
30位全世界最性感女人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矿工子女为父洗澡搓背,集体感恩伤不起
·“逢雨必瘫”拷问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新华时评:防灾避险要弥补薄弱环节
·职业倦怠源于理想无处安放
·高考不是殿试,作文不是策论
·“考爹”是“拼爹”的变种
·让休闲成为每一位劳动者触手可及的权利
·道德血管无血液,又是一个“逗你玩”
·高考作文当拒绝“平庸命题”
·“老外”中国捡垃圾打了谁的“脸”
·网友围观“锋芝”是因为相信爱情
图片新闻

童年那些刻苦铭心 ...

童年那些诱人的吃 ...

30位全世界最性感女人

环球小姐接受封闭集训

铅笔花10月绘制巨作

离群索居!
热门点击
·实名制首日8问 小情侣买票怎么才能坐在一起
·刘晓光:商业地产前景诱人
·男子到女工宿舍内强奸女同事
·爱车心切美女遭“宝马男”骗财骗色
·男子自学铁砂掌可以轻易连续劈断砖头
·男子下班后ATM旁守株待卡 4次取款2.14万元
·春晚最喜欢节目:赵本山蝉联“小品王”
·小伙相恋俩月女友竟怀孕四月
热点专题 more
- 倡导绿色出行 加快公共自行车发展
- 杭网小记者探营绿城俱乐部
- 杭网年终环球盘点
- 杭州网十周年
- 专访著名剧作家、作家苏叔阳
- 第三届太极拳健康大会
- 广州亚残运会
- 红楼问计:《中东河桥梁图片展》
- “西湖先锋 闪光言行”展示评选
- 《我们圆桌会》联合征集议题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