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现在,十年寒窗的学子们,正急切等待阅卷老师打出成绩。
但是,围绕今年作文题的议论,仍然沸沸扬扬,大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势。事实上,今年的一些作文题,确实出得不伦不类,不像在考普通高中生,倒像旧时代,学子在皇宫里参加殿试大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也就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让考生写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应对之策,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文天祥在殿试中,针对皇室及官宦的奢靡贪婪造成的民穷兵弱、财力匮乏的局面,写下了《御试策》,他指出:应该罢黜奸佞,整顿吏治,开放言路,任用德才兼备之人。这份答卷针对时弊,一针见血;提倡革新,赤心一片。考官王应麟阅后,赞为:“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 ”
这是一篇典型的策论,洋洋一万余字,据传耗时达5个多小时,的确在当时是振聋发聩。但是,今年我们一些作文题,几乎可以与几百年的《御试策》相提并论了,请看,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还有陕西省高考作文:中国的发展;海南卷:中国的崛起。
这样大的题目,可以写成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个研究课题。如果给学生五六个小时慢慢思考,学生们抓耳挠腮,兴许还能够应对几招。但是,学生在两个半小时的考试中,既要答语文基本知识,还要翻译古汉语,留给作文的时间最多也就50分钟,请问,这些出题的老师,你们能够在50分钟,在800字左右的篇幅里,把“中国崛起的特点”,“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这些大得不能再大的问题说得清楚吗?说得明白?说得文采斐然吗?
我看未必!
这样的题目,留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足够用几年时间,写一本几十万字的研究专著,何必要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在几十分钟里抢他们几年的饭碗?
如果要把这个题目拿到公务员考试中,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近年来,许多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却没有这样云山雾罩,而是紧贴实际,请看某省公务员考试的几个题目——对于“黑车”“拖车”事件频发,作为公交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你有什么措施;谈谈你对“钓鱼执法”的看法;沉重的过路成本;打破就业户籍壁垒有多难等等,可以这样说,这样的题目处处贴近工作,时时紧扣民生,哪里还有“高高在上”的影子。
为此,衷心希望,在来年,出题老师能够告别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能够把作文题限定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让他们能够写出真感受,真性情,发挥出真水平,凸显出真文采;明年千万不要出诸如“联合国如何改革”之类的大题目了,因为,这类题目不但学生没有想好,连联合国秘书长也没有想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