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对亚运会没怎么关注,只记住了199块金牌的“历届之最”。本来以为就这么过去,但亚运结束之际,这篇“中国国民体质连降10年,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本”的新闻(11月29日《长江日报》)——确切说,是旧闻,这些数字是今年年初发布的,但放在亚运会金牌大国的炫目成就下,就有了对照之下的别样意味——又让人关注起体育与体质和意志品格的话题来。
这份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单说肥胖和近视眼,10年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在运动能力和锻炼时间上,我国的青少年也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有了这些数字比较,再疯长的金牌数量,怕也一下子变得黯淡下来。
在一家网站做的调查中,有八成的网友认为应该淡化对金牌的追求,有网友说,金牌不过是浮云,体育应该回归本身。(11月29日《新华网》)而亚运期间,新华社记者杨明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也援引了有关国民体质的诸多数字,由此呼吁体育从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转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当我们的“未来”体质落后于他国的“未来”时,又如何担当国家的未来所交付给他们的任务?
我们小区的小学教学楼上有一则金光闪耀的标语,“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仿佛,读书是孩子们唯一的任务。不知道孩子们和家长见到这个标语是什么感受,亚运会期间,电视上欢呼的声浪中,我多次见到这则标语都会想,也许应该再加上一句,“为强健祖国而锻炼”。我们的教育现实和社会氛围就是这样:读书和科研是一 部分人的事,搞体育争金牌是另一拨人的事。竟有了些社会分工合作的意思在里头了,真有些黑色幽默。
青少年体质下降是怎么造成的?锻炼时间少、锻炼设备和场地不足、应试教育的竞争氛围、生活方式。但应试教育对孩子们时间的挤压却是一个首当其冲的原因。周围的同事,孩子们一进中学,就常常心疼地感叹说,现在中学生是最辛苦的“职业”。没办法,分数、上大学时决定孩子们人生的第一道分界线。体育课在减少、劳动课已经成了传说、课余时间交给了各色辅导班。就算有闲暇时间,孩子们宁肯呆在电脑上打打游戏也不愿外出疯跑玩耍。10年20年下来,这一代孩子的体质不下降才怪。以至于今年大学新生入学的军训上,出现了一拨儿一拨儿的孩子们接连晕倒的新闻(9月14日《中国新闻网》)。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所写的那副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由于学校只抓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尽管实行课间10分钟体操制度,但学生大都不愿参加。由于体质过弱,仅1917年,该校就死了7个同学。历史现实两厢对照,竟有相似之处。
确实让人忧虑。东亚病夫的历史刚过去百年,青少年的体质就已经接连下降如此。跟这个相比,199块金牌并不值得自我陶醉,甚至,让我们汗颜。青少年体质接连下降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话题,甚至,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何况,体育所培养的力争上游、不服输、讲求效率、重视协作的品质,又怎么是单单靠读书一途所可以生成的?淡化金牌、正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事实,才是我们在本次亚运会之后更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