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在华已有21年历史的欧宝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引发业界热议。专家认为,一些外资品牌相继在中国市场告负,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不再是一些外资车企的避风港。
欧宝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记者日前从欧宝中国获得证实:欧宝品牌于2015年1月15日起正式退出中国市场。而在此之前,早有消息传出,欧宝要退出中国市场。
至于退出中国市场的详细原因,欧宝中国的答复是:“欧宝总部已经决定将资源集中在欧洲核心市场。而欧宝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非常有限。在中国,纯进口品牌生存艰难,需要靠本地生产来实现数量上的增长,从而成为一个主流品牌”。
据了解,欧宝品牌创立于1863年,1914年跻身德国最大车企。1993年欧宝通过进口渠道正式进入中国。虽然从品牌、质量等方面,欧宝都有着不错的口碑,但欧宝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并不如意。入华20多年来,欧宝销量一直较低,始终不曾摆脱小众品牌的角色,国产计划也一直停留在传闻中。近三年来,欧宝在华的销量分别为5000辆、4500辆和4300辆,在汽车规模全球第一的中国市场上,这样的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业界人士认为,欧宝在中国市场的失败,首先应归于欧宝母公司通用不想将欧宝做大,以免欧宝和别克之间产生“内斗”。自从2009年开始实施“欧美技术、全球平台”战略转型以来,通用及时引进了欧宝的平台,并对旗下车型进行升级换代。这也直接导致了欧宝产品与通用产品间的直面竞争。而近年来,别克在中国市场越发强大。在通用看来,与其在中国市场为别克制造一个竞争对手,不如让欧宝坦然退出。
除了定位模糊,欧宝的车型布局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只靠一款SUV——安德拉在支撑九成的销量。而近年引进的其他车型——英速亚、赛飞利、麦瑞纳以及雅特GTC等新车无人问津,也鲜有人知晓。
欧宝也一直在试图扭转颓势。早在2010年,欧宝中国高调宣布了它的“五年复兴计划”,涉及资金110亿欧元。该计划将更新欧宝旗下80%的产品线,并特别强调了可替代驱动能源驱动技术。虽然计划提出当年欧宝亏损近3亿美元,但欧宝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并在2012年、2013年均提出具体的复兴计划和车型投入计划,2013年提出的复兴计划甚至涉及到未来十年的发展。
不过,复兴计划似乎并不给力。“2013年我们引进了4款车型作为提升欧宝品牌在中国影响力的最后尝试。根据市场对于这些产品的接受度,我们认为无法再坚持对于欧宝品牌的投入,最好的解决方案便是停止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通用方面坦言,经历了最后一搏,欧宝只得做出品牌撤退的决定。
|